记者近日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工作人员在沂水跋山一旧石器遗址内发掘出距今9.9万年的象牙铲,初步观察,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磨制骨器之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罡介绍,跋山遗址地层堆积厚度近8米,目前已揭露8个文化层,发掘出石制品、骨牙角制品及动物化石5000余件。骨牙角制品包括用动物肢骨、象牙和鹿角磨制的锥形器、铲形器,其中一件用古菱齿象门齿修制而成的大型铲形器,目前采用铀系法及光释光两种测年方法对象牙铲和同层土壤进行测定,年代数据为距今9.9万年和10.4万年。就目前掌握材料,以象牙为原料制作实用工具,且时代达到10万年前后,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
据介绍,跋山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类型丰富,主要以石英为原料,包括锤击、砸击石核,盘状石核及各类石片,工具可见石球、石锤、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钻及锯齿形器等,具有中国北方小石片技术体系的鲜明特点。
“跋山遗址包含多个连续的文化层位,出土丰富的古人类遗物遗迹,对于建立我国东部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序列,论证中国-东亚人类的连续演化,研究当时人类的技术特点、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背景,具有重大价值。”李罡说。
新闻回顾:
2020年,沂水县跋山水库下游发现旧石器遗址。经初步认定,该遗址是一处由大量动物化石及燧石、石英制品叠加堆积的旧石器遗址,在山东乃至全国较为罕见。
跋山水库下游旧石器遗址发现于2020年8月中旬,位于跋山水库溢洪闸下游约300米处,沂河西岸。
经专家确认,该遗址为一处旧石器时期遗址,结合采集的化石及石制品标本,大致推断为中晚更新世时代文化堆积,年代或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从保存地层看含大量动物化石及燧石、石英制品,化石多系大型古脊椎动、鹿角、牛牙等三种动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及刮削器。石器修理方法可见锤击法,打片方式除锤击法外,包括砸击法。由此可以判断此遗址不是简单的古生动物化石遗存,而是早期人类生活、居住、打制石器遗存。遗址发现地点位置特殊,既有地层又有石器分布,实属少见,沂河上游距离沂源猿人发现地较近,周围更是山东发现古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如此重要发现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