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沂河岸边的郯城县马头镇“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旧址,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学生络绎不绝,从红色党史中汲取力量,在红色精神下感悟初心,这里成为郯城县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课堂。
不忘来时路,走好新征程。当下,郯城这片红色土地上,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是老区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郯城县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全力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全方位推动郯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学深悟透 坚定信念
“通过学习教育把握历史规律,在谱写发展新篇章上争当标兵,把学习教育过程转化为落实工作的过程,推动郯城高质量发展……”3月15日,郯城县召开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县委书记刘连栋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号令即出,郯城县迅速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全县各地各部门闻令而动、迅速跟进,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党史学习教育在郯城全面启动。
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正在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研读;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已开展专题学习3次、专题研讨2次。1300多个党支部累计开展学习研讨2700多次。深入开展“晨读30分”“每晚1小时”等党史自学活动。同时,加强流动党员、老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录制音视频资料,送学到家,推动党史学习“随身听”。目前,县委书记刘连栋已给180余名年轻干部和组工干部讲专题党课;45名乡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党课、宣讲等工作;全县累计开展党史大课堂、乡村大喇叭讲党史故事、“五老”人员讲党史等活动300余次。完成1330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封闭式培训,204名中小学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党史学习教育培训。
丰富载体 营造氛围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郯城县扎实有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让党史学习教育在郯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马头镇为农村老党员配发了带有储存卡的“党史播放机”,录制了“中国共产党简史”、柳琴戏《永远跟党走》等10余项内容,寓教于乐、携带方便,深受老党员的喜爱;归昌乡组织67名村“两委”干部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以考促学、以学促考,让广大村干部在党史学习中接受党性洗礼;郯城街道将党史送学到“家门”,组织22个“党史宣讲团志愿服务队”,身穿红马甲,携带小马扎、走进老弱病残党员家中,开展送学党史活动……
这个县发挥“身边人讲身边事”特色作用,通过组建县级理论宣讲团、巾帼宣讲团、劳模宣讲团、青少年宣讲团、文艺宣讲团等宣讲队伍,深入乡镇、单位、社区、企业、学校基层一线,重点宣讲郯城大捷、苍山暴动等革命斗争史、鲁南支部发展史以及群众身边看得见的发展变化,切实加强对普通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目前,已举办各类党史宣讲500余场次,参加宣讲党员群众10万余人次。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共享书屋,开设党史学习专区,开展一天一个红色故事、一周一部红色电影、一月一次党史宣讲、一季度一本党史书籍“四个一”党史学习活动,切实抓好普通群众党史学习和党员自学。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780多个基层党组织、1.7万余名党员进行现场教学。
实事实办 浸润人心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终目的是推动实际工作。郯城县创新性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月行一善”志愿服务活动。全县78家县直单位帮包全县124个社区,将通过开展 “面对面”的交流、采取“心贴心”的举措,达到理论与实践同频共振的学习效果。
立足本职办好惠民实事。这个县确定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等10大民生工程和30个民生项目。围绕“八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乐有所去)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求各乡镇部门单位党委(党组)根据职责范围办3件以上实事,各基层党组织办2件以上实事,每个党员至少为群众办1件实事。今年以来,全县10大民生工程已完成投资3.2亿元、各级党组织已为群众办实事150余件。
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实事办好办实,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不仅在思想上受洗礼,更在行动上见真章,郯城县将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郯城发展、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