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并不断开创时代新局面的政党。百年风雨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可以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丰富与发展,持续以新的理论创造推动新的实践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百年巨变的成功密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临沂是一方红色热土,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篇章。学习党史,就要把沂蒙百年沧桑巨变放到党的百年历史中去全面理解,更好地把握我们党在沂蒙各个时期的历史担当、伟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临沂生产总值仅1.7亿元、财政收入仅2362万元、粮食总产量仅115.7万吨、工业产值不足1000万元。2020年分别达到4805亿元、349亿元、416万吨、4943亿元,实现了几何级增长。比如农业领域,沂蒙人民打破传统思维,“南茶北引”开创了沂蒙种植茶叶的先河。比如民营经济,新中国成立时只有10多处手工作坊,如今全市市场主体超过100万家。再如商贸物流,从地摊经济到电商时代,历经几代变迁,“南有义乌、北有临沂”响彻大江南北。这些变化得益于党的领导,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更离不开沂蒙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探索,正是这种精神,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可以说,沂蒙党史就是一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史。
如今,回望沂蒙荡气回肠的革命往事,感受临沂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我们更能直观、更为深刻感受到理论创新和理论实践的伟大力量,也更有条件、更有感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得更深、悟得更透、贯彻得更彻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持续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努力求新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持续推进方式方法创新,遇到矛盾和问题,善于打破条条框框,找到解决办法;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主动作为,搞服务、搭平台、出政策、抓引导,做到企业需要时“无处不在”、不需要时“无声无息”,市场放开放活,调配资源、激发动力、抢占份额、做大做强,让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各就其位、相互补位、共同发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下,我们正处在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创新滋养,激发创新热情,不断增强以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新的实践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临报融媒评论员 孙钦龙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