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针毡!”蒙阴县残联理事长孟庆琳见到记者时说。原来,前不久,蒙阴县残联因政策宣传不到位、跟踪督导不力、乡镇未摸排上报等,导致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疑似残疾人未办残疾证、未及时升级残疾证等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孟庆琳受到批评教育处理,所在单位也因此上了全县作风建设“黑榜”。
“哪里难,就从哪里突破!”进入年底攻坚冲刺阶段,蒙阴全县上下劲往一处使,将一道道阻碍工作与发展的问题、短板相继“攻克”。
据了解,从10月开始,蒙阴县利用3个月的时间,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以“转作风、聚合力、创佳绩”为主题的作风建设集中整治活动,着力整治制约蒙阴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诿扯皮不担当”“袖手旁观不出力”“自甘平庸不上进”3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作风向实、向紧、向优转变。
“我们要以整顿作风开路,用优良作风保障百日攻坚,在攻坚冲刺中锤炼过硬作风,以攻坚成效检验作风整顿成果,大干100天,决战决胜、圆满收官。”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说。
“第一种,表面文章‘片儿汤’;第二种,拖着不办‘慢抽筋’;第三种,推诿扯皮‘老油条’;第四种,混天熬日‘闲油子’;第五种,浮皮潦草‘马大哈’;第六种,阳奉阴违‘两面人’;第七种,夸夸其谈‘蚂蚱嘴’;第八种,评头论足‘局外人’;第九种,高高在上‘官老爷’;第十种,造谣诽谤‘真小人’。”蒙阴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王涛介绍,为防止整治活动走虚,蒙阴县将这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分解为10种现象并进行了画像,既便于自我查摆问题,也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树起了靶子。
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对照问题深刻剖析,突出分类精准施策,聚焦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表现和“10种现象”,深入查摆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谈心谈话,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查摆三大类问题825条,对照年初既定目标,梳理强项、明确短板。
让党员干部投入到实干中,方能让思想作风得到磨炼。寒冬时节,位于蒙阴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锣响汽车专用车整车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山东锣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帅说:“公司投入10.8亿元,新上了全国第一条专用车整车智能制造生产线,达产之后效率将提高50%,成本将降低30%,在行业内领先3到5年。”
从无到有,做到行业领先,锣响靠的是一次次的技改,新建智能化工厂投产后,锣响将实现每4分钟下线1台专用车。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蒙阴县的生态环境之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没想到的是,今年以来,蒙阴县工业技术变革也取得了优异成绩,1至9月,蒙阴县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14.8%,跃居全市第一,成功实现“逆袭”。
蒙阴县深入实施“工业经济突破年”活动,将技改作为企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支撑,以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重点,针对智能制造、节能减排、质量品牌等关键环节和产业链“短板”,运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管理换步伐,技改投资22亿元,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10亿元以上。
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蒙阴县全面做好承诺、亮诺、履诺、践诺工作,形成“问题反馈——整改承诺——完善落实”的“闭环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推进作风监督全覆盖。县级领导带头梳理工作,作出承诺事项88项。各乡镇街区、各部门单位结合年度考核和承担的重点任务,逐一承诺,汇总承诺事项426项。承担考核任务的36个部门单位、12个乡镇(街区)“一把手”走进电视台的演播室,接受群众监督,倒逼整改落实。
同时用借势借力做乘法、按部就班做加法、敷衍了事做减法、充耳不闻做除法的“乘加减除”四法考核评价参与活动的单位,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设立为“黑榜单位”全县通报批评;对实干肯干、成绩优异的单位及时定为“红榜单位”点赞鼓励。目前,蒙阴县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当前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把查摆整改的过程变为干部改进作风、提升水平的过程。
临报融媒记者 丁立国 通讯员 张圣虎 龚晓茜 朱晟宏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