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临沂新闻>

2021年临沂市教育取得突出成绩

教育投入198亿元 80所新建、改扩建校舍投入使用

2021年临沂市教育取得突出成绩

1月12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1经济社会发展盘点”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度临沂教育十件大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临沂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为民服务,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跑出了教育加速度。教育各项重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短板逐步补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家庭教育负担越来越轻,学生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逐步提高。

全年教育投入198.89亿元 校舍建设进度全省领先

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投入198.89亿元,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4.67亿元,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53.05万人。同时,全年争取中央、省级中小学建设专项资金4.06亿元,中央、省级幼儿园建设专项资金1.77亿元,为年度各项建设任务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其中,在新建改扩建学校方面,2021年全市共投入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资金22.9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新增学位6.4万个,校舍建设进度全省领先;全年共投入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资金0.8亿元,新建、改扩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522套。进一步提升了乡村学校教师生活保障水平,增强了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为教师“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创造了条件。7月份承办了全省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现场会,向全省推介了我市经验做法。

在加强师资队伍方面,全市招聘教师8000余人,培训教师10万人次。获评齐鲁名师19人、名校长12人,44人被评为第十批山东省特级教师。加强“三名工程”队伍建设,评选沂蒙名师100名、名班主任100名、名校长40名,设置培养期限3年,市政府拨付420万元专项经费。评选2021年度“临沂市最美教师”10名、“临沂市教书育人楷模”8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尊师重教氛围进一步浓厚。

幼儿园毛入园率超过九成 “双减”工作取得成效

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新突破,事业质效加快提升。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8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67%。加快基础教育强校扩优梯次发展,推动集团化办园办学,建成151个教育集团,覆盖487所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强镇筑基行动,兰山区半程镇、河东区郑旺镇等4个乡镇被确定为首批省级试点乡镇,省级拨付600万元扶持省级试点乡镇建设,沂南县大庄镇、兰山区枣园镇等4个乡镇被确定为首批市级试点乡镇,市级拨付200万元扶持市级试点乡镇建设,全面提升乡镇驻地中小学幼儿园育人质量。落实各类资助资金3.4亿元,惠及学生30万人。

落实“双减”初见成效,学校主阵地作用得到彰显和巩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五个”管理的通知》,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个”管理。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双减”工作。在校内,推动课后服务时间、学段延伸,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截至目前,全市参与课后服务学生95.16万人、参与率88.95%。在校外,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组建市、县两级校外培训机构类别鉴定和培训材料管理专家委员会,学科类和非学科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额纳入监管,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4116个一键式报警设备助力校园安全

校园应当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安防更是校园安全中的基础性工作,是把好校园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关口”。

对此,2021年,全市学校累计改造提升一键式报警设备4116个、监控摄像头6191个、存储硬盘3008块,学校专职保安员配备增至10943人;建立校园安全“一月一排查、一月一研判”工作制度,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4个学段制定《临沂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隐患清单》,针对学校12类安全隐患共性问题和潜在风险隐患点。

此外,积极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合作,开启“警校家”联动护学模式,健全日常巡逻防控制度,将校园周边作为重点巡防区域,设置驻停点,全面落实护学岗,确保学生上下学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在学生上下学期间,组织各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值班安全教师和保安员重点做好校园门口及一定区域内的警戒防护工作。同时,向广大家长发出安全守护倡议,6.8万余名家长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共同做好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安全守护。

同时,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市级校园安全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经验被教育部全国推广。建立临沂市学生防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全省率先探索防溺水智能化监控系统应用,着力构建“人防+技防”防控体系。在全省率先构建生命安全教育实践体系,累计组织42期,5.5万名学生参训。

临报融媒记者 宋天健

责任编辑:辛颖

分享到: 0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