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发展。
去年以来,临沂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能源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重点围绕“十四五”能源发展谋好篇、布好局、起好步,以保能源安全稳定发展为抓手,全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实,交出了一份优秀的能源答卷。
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146万千瓦,累计发电量301亿千瓦时,市外来电207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557.05万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完成14.7%;两处煤矿原煤总产量40.4万吨;天然气消费量20.46亿立方米,气源保障充足。
2021年,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经过深入调研,结合我市实际,科学谋篇布局,统筹规划目标,优化能源保障,全面落实县区部门职责,全力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全力推动光伏示范工程。加快分布式光伏推广应用,沂水、郯城、兰陵、平邑、河东和高新区成功争创国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示范县区。实施光伏扶贫照亮沂蒙工程,全市纳入国家补助目录项目4批1745个32.7万千瓦,惠及贫困户9万余户,成为搬不走的“阳光银行”。实施光伏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利用农户屋顶建设光伏项目,已累计建成装机21.9万千瓦,年可发电3亿千瓦时,实现村集体增收1902万元、农户增收1160万元。
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电网。目前,沭河—巨峰段线路全线架通,标志着临沂500千伏“两纵两横”网架全面成形。山东沂蒙抽水蓄能1号和2号机组相继投入运行,为山东电网增加了60万千瓦优质调峰能力。启动煤电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淘汰关停8台不达标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积极营造电力营商环境,推出23项服务措施,建成全省首批“获得电力”典型示范区,创建居民充电示范小区4个,累计建成充电桩8395个。
油气保障能力不断攀升。1至11月份,天然气消费量20.46亿立方米,较前年同比增长23.12%,供气规模151.3万户。政府和城燃企业储气能力分别达到1500万立方米和8436.8万立方米。中俄东线和山东南干线天然气管道分别完成88.77%和85%。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能源。打造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走在了全省前列。费县成功争创省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重点县,获全省最高奖励1600万元,项目实施后,年可替代煤炭消费量48万吨标准煤。建成郯城黄圈舜天(一期)、奥德集团削峰填谷储能系统等储能电站项目2个,拟建格力生产基地、费县朱田等储能电站6个。加强能源技术交流合作,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利用绿色金融政策助力能源行业发展。
能源行业,安全责任重大。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实施了分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第三方抽查和“回头看”检查,建立隐患、整改和职工排查处置隐患奖励清单,加强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运行机制。
下一步,市能源中心将以党建为引领,以保能源安全发展为总抓手,着力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狠抓安全措施落实,推动能源科技进步实现新突破,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加快全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澎湃的能源动力。
临报融媒记者 安连荣
责任编辑:Lo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