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货车出故障了,请帮我联系修车。”
“能不能让公交车延伸到我家小区门口?”
面对一个又一个热线来电,一个个问题,能否及时处理,让群众满意?众多市直部门中,谁的办结率、群众满意度最高?
近日,记者获悉,临沂市交通运输局连年在全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政府部门考核中排名第一,办结率、回访率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自热线开通以来,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共受理群众热线诉求17.3万余件,年均受理量1.3万余件。如此众多的热线诉求,市交通运输局如何处理的?为何群众的满意度如此之高呢?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连年考核取得第一名的背后,市交通运输局到底做了哪些工作?
据了解,首先,市交通运输局党委高度重视,一把手垂直管理,资金保障——制度健全——执行到位——监管有力,环环相扣,力争做到完美闭环。
“局党委高度重视,把‘办好热线、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作为第一目标,结合交通实际,理顺‘三个工作体制’,健全‘三项制度’,从体制、资金、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努力,确保热线运行高效顺畅。”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献荣介绍。
精心的顶层设计让热线运行顺畅,“三个工作体制”分别是——
“上下”协同的工作体制。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热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咨询投诉科负责交通政务热线工作。局属各单位、各县区局也采取同样模式,形成了自上而下、责任明确、运转高效、覆盖全局的交通热线工作体系。目前,市交通运输局拥有热线工作机构25个,专兼职热线工作人员137名。
“双线”合并的热线体制。2014年,我市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第一批开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试点城市。2017年,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并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一体运行,实现了“一个平台,并线接听”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办理”,原有10名坐席人员转为12345热线办理岗,实行AB岗,分别负责热线工单的受理、分办、督办工作。
“纵横”结合的信息体制。市交通运输局党委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1个市级交通运输指挥服务中心(副县级单位)、9个县区级交通运输指挥中心,“纵向”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首个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2019年,升级改造临沂市交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投资30余万元开发政务热线服务平台,“横向”加强与市政务信息共享,健全完善热线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信息保障。
事情要做好,就要做到有章可循,制度建设让一切井然有序,热线处理中执行了严格的三项制度。
“微循环”制度。按照“打得通、转得准、办得快、办得好”的工作要求,建立“受理、办理、反馈、回访、存档”闭环式工作流程。按照热线清零工作要求,承办的所有热线按照“热心、耐心、细心、贴心、诚心”的“五心”服务标准,实行“定领导、定单位、定人员、定质量、定时限”的“五定”原则,确保所有热线办理落到实处。
日常管理制度。制定了《热线承办工作流程》《交通服务热线工作标准》《工作人员保密制度》《交通服务热线例会制度》《热线工作点评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工单回退、受理、转办、回访办结、不合规诉求审核等工作流程,内部管理日趋规范。
督办考核制度。分类实施日常督办、集体协商、重点督办等制度。日常督办制度,实行周统计、月分析、季通报,归纳整理多次办理单和二次重办单,选登典型案例。2021年以来,共制作承办政务服务热线市民诉求情况分析18期,季报6期。集体协商制度,针对问题反映多、重复办理、难以处理的事项实行重点督办,采取现场督办或联席会议等措施,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解决。2021年至今,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了至少10次联席会议,2次集中学习研讨热线考核办法。重点督办问题反映多、重复办理、难以处理的工单。
市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热线办理工作,多次要求认真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方案及措施办法,确保公众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和满意答复。
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健全的体制建设和精准的制度规范,让这条热线始终有温度有力度。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交通为民,站稳群众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热线为抓手,深化服务理念,优化流程再造,畅通为民直通车,架起便民连心桥,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市交通运输局热线办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2021年山东省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23年刚刚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
临报融媒记者 安连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