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鲁氏菌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对此,市疾控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发展理念和“多病同防、医防融合”防控策略,持续加强分析研判、监测预警、病媒消杀、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有效减少夏秋季重点传染病对群众健康的危害。
全力做好分析研判。今年夏季来临前,组织专家对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更新完善防控方案、流程和指南等13份,针对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和薄弱环节,安排布置防控措施100余条。组织专人跟踪收集传染病流行态势,每月进行专题研判分析,预判防控风险,目前已完成重点传染病综合和专题研判分析报告9份,分析防控风险点23处,及时改进工作措施30余条。同时,深入一线重点场所督导指导20余次,覆盖全市14个县区80余个机关、学校等重点点位,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切实加强监测处置。依托覆盖市、县、乡三级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实时监测全市传染病情况,一旦发现聚集性发病、疑似重点传染病病例等异常,严格按照“边调查、边处置、边控制”原则,迅速、规范开展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消毒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处置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哨点”作用,在90所学校开展卫生监测,覆盖师生2.8万人;在221所学校开展学生常见病干预,覆盖12万人。
全面做好病媒消杀。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积极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除“四害”行动,今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77万元,购置各类消杀药品136吨,开展消杀38轮次,整改解决病媒生物防制问题172处,建造灭鼠毒饵站1.2万余处,对蚊蝇密度高的区域实施空间喷雾和滞留性喷洒,努力降低病媒密度。此外,会同林业、畜牧等部门单位,在蜱虫活跃地区开展宣传培训和灭蜱等工作,从源头上做好病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大力强化健康宣传。结合夏秋季传染病传播特点,积极宣传传染病防控科学知识,在媒体平台定期发布科普视频、科普文章;与教育、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合作,开展上门宣讲、健康大课堂、送知识下乡等“四送四进四提升”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公众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控技术培训工作,举办市级培训班7期次,培训3.8万人次。
目前,全市夏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总体平稳有序。
临报融媒记者 孙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