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临沂新闻>

临沂蒙阴:点“绿”成“金” 为县域绿色发展“打样”


从漫山遍野的蜜桃挂满枝头,到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从曾经的石头山披满绿装,到产业园区的低碳转型升级……盛夏时节的临沂蒙阴县,处处生机勃勃,处处凸显着这个山区县扎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奋进步伐。

6月29日,记者在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忙着将香菇菌棒打包装车,这些菌棒将通过冷链物流运输至青岛港,再漂洋过海出口到西班牙。“我们年产菌棒1000万棒,主要以出口为主,今年出口频次和出口量都呈现井喷式增长。”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冯宗堂介绍。

御苑生物的前身是一家经营煤炭储运的企业。十多年前,该企业响应绿色低碳发展号召,转型做起菌棒和食用菌生意,利用粉碎后的果木果枝碎屑,制成菌棒菌袋,进行菌种培养后出菇,再利用“废菌包或细小果木枝条+畜禽粪便+微生物菌剂”的轻简化堆肥技术,制成生物有机肥进行还田,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构建形成“果—菌—肥”循环农业模式。“果—菌—肥”循环农业模式的普及推广,让当地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了35%,为蒙阴农业再添一块“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的“金”字招牌。

山好、水好、空气好,是蒙阴最大的发展资源;逐“绿”而行、点“绿”成“金”的故事在蒙阴随处可见。走进位于联城镇的山东云吉农牧蛋鸡养殖场,鸡舍内干净整洁,空气通畅。“我们用传送带把鸡粪直接输送到肥料加工车间,既防止了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又减少了人工成本。”山东云吉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平告诉记者,就近配套建设的粪污处理设施,不但彻底解决养殖场鸡粪处理难题,处理后的鸡粪还具有疏松土壤、改善土质的效果,成为当地果蔬种植户的“抢手货”。

近年来,蒙阴县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加亮丽,金山银山的色彩更加丰富,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布局绿色空间,构建生态家园。加强顶层设计,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全县绿色发展,出台《蒙阴县“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2022年度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两山”实践可持续发展。构建“1+N”规划体系,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形成生态与富民契合的循环产业链条,全面推动绿色循环发展。通过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改造,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延伸特色农业链条,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全县实现了生态与农业、农村、农民效益的统一。

持续深度治理,坚决守牢绿水青山。高标准推进蒙山生态文明实践区建设,实施总投资53.3亿元的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协同推进县域各乡镇街区生态文明实践区建设,探索形成“一治一条流域,治一片绿一片,富一片美一片”的蒙阴模式。构建数字生态平台,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生态文明大数据平台,搭建“数字农业”物联网平台、“数字乡村”服务平台,推动蒙阴数字化生态标准成为全国样板;构建“两山”实践创新产业研究平台,研究“两山”转化路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县域生态产品交易体系,盘活乡村生态资源。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富民惠民。以“产业+平台+科研”为核心,投资1.5亿元建成现代农业科创中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品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研发培育蜜桃品种200多个;创新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果业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智慧化水平,全县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91家;参与中华蜜蜂基因组测序,研发蜂蜜产品60余种,年新增经济价值超过60亿元,成为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推动农业“新六产”发展。探索形成“畜沼果”“果菌肥”和“农工贸”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依托科创中心项目,全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条示范区,樱之崮农业产业联合体、御苑生物科技公司被评为山东省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

山更青,水更绿,人民生活更富裕。“接下来,我们将以入选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为契机,汇聚多元力量,走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路,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蒙阴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西传说。

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责任编辑:辛颖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