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是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7月7日,我市举行“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政策解读主题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有关情况。这些硬招、实招,必将为我市营商环境消痛点、疏堵点、破难点,让政府“阳光雨露”滋养企业“茁壮成长”,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护航临沂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日前,我市突出把握“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就解决什么”“什么需要创新,我们就突破什么”“什么经验先进,我们就学习什么”4个方面原则,研究制定了《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重点聚焦营造尊商重企氛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4个方面,提出了28条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站在市场主体角度,围绕“融资难”“执法扰企”等突出问题,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性提出了一些具体化、本土化、可操作化的举措,必将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迭代升级。
好的政策举措,关键在于落地。这28条政策措施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受惠面广,打出了一套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政策“组合拳”。只有不折不扣把这些政策落实好,才能将政策的红利播撒到万千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惠之于企、赢得民心、推动发展。各级要按照“细化、深化、操作化、落地化”要求,制定配套政策、完善推进措施,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各项举措落实落地见效。要加大宣传力度,对政策内容、操作流程等深入宣传解读,推动政策应知尽知、见行见效。要强化督导考核,倒逼责任履行,全过程全方位督导检查措施推进情况,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川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作标准,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临沂高质量发展之“进”!
临沂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