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汤头街道沟南村第一书记马明存:
用心用情为村民办实事
这些天,在沟南村东头的主干道,经常能看到第一书记马明存奔波的身影。村里要打造一条玫瑰大道,春节前,已经完成了排水和绿化工程,眼下马明存正和设计人员研究施工方案,希望赶在花期前完工,让村民和游客早早赏花。
沟南村位于河东区汤头街道,坐落在美丽的沂河畔,作为一个自然村,这里仅有700多口人,但地理位置优势突出,村子发展潜力巨大。2021年10月,临沂市总工会派驻村第一书记马明存来到这里,成为发展潜力的挖掘者,他把脉问诊、献计献策,扎根基层、倾情服务,带领村民走上了宜居幸福之路。
马明存(中)在大棚内查看玫瑰生长情况。
马明存是位“老书记”了,多年的基层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初到沟南村,他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相较于其他村,沟南村党建工作抓得实,基层治理也有成效,可缺少长效常态的工作机制和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而这些正是马明存的强项。“一年多来,马书记亲自带头,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干,大伙找准了思路,干劲十足,收获太大了!”村“两委”成员刘桂玺说。马明存驻村以后,以整理村规民约为切入点,做到制度管人、党员干事;建立了人居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机制,实施环境保持积分制度;推动党员亮身份,实施量化积分管理,培养积极分子6名,培养后备干部4名。去年,沟南村获评“五星级党支部”“临沂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今年,获得“山东省省级文明乡村”称号。
“不光是让村子变了样,集体收入增加了,俺们钱袋子也鼓了,日子越过越幸福。”说起马明存,村民陈洪慈满脸笑容。年近60岁的陈洪慈在村里的玫瑰园打工,这份工作使全家每月多了近3000元的固定收入,而玫瑰园正是马明存为村里引进的产业增收项目。
马明存(中)调研村情村貌。
沟南村原有的700多亩光伏农业大棚闲置已久,马明存了解到,此前大棚先后种植过茶叶、蘑菇等农产品,但收效甚微,而附近有企业种植的玫瑰,效益却不错,于是,他多次与企业负责人协商对接,最终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投资购置安装棚体、购买玫瑰苗,企业负责种植、管理和销售的方式,成功盘活光伏农业大棚。去年,大棚种植的39个玫瑰品种顺利走向市场,为村里增加了11万元的集体收入,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问题。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马明存用“阳光玫瑰”给村民留下了芳香生活,更获得了村民一致称赞。
驻村一年多来,马明存完成了修路整渠,治理汪塘,公墓提升,“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玫瑰、西红花种植等一系列的任务计划,而他奋斗的脚步还未停歇,围绕“浪漫玫瑰园、沂河慢时光”主题,打造集产业、居住、文旅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区,正朝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前进。
基层工作面广量大,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做起来实属不易。“在村里能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做些事,心里感觉很踏实。”马明存扎根基层多年,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临报融媒记者 李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