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临沂新闻>

多种因素促成临沂市中药材价格稳中有涨

近日,中药材市场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春节过后,价格涨幅呈现出稳中见涨的态势。

22日,记者采访临沂市多家涉及中药零售批发的企业。 


就今年中药材市场价格到目前整体的走势来看,今年年初环比去年年底,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中药材价格综合指数呈现先平稳再加速上升的走势。

临沂市多家涉及中药零售批发的企业表示,今年受疫情、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确实有很多中药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又会对接下来的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市场反应

大部分中药材价格稳中见涨

22日,记者从我市多家涉及中药零售批发的企业获悉,今年受疫情、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确实有很多中药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总体来说呈现稳中有涨的局面。 

平邑县金银花商家刘宝表示,近期平邑县金银花货源上货量不大,行情表现疲软,现本地特级货价在170-190元,一级货价在150-170元,二级货价在140-150元。

河东区一家中药材批发企业表示,河东区茺蔚子关注商家不多,但最近寻货商家增加,货源走动顺畅,价格坚挺运行,目前本地所产的茺蔚子售价在20元左右,且低于此价位持货商出售意愿不强。河东区青葙子虽然需求有限,但随着货源不断外销,本地剩余库存不多,持货商要价高于前期,正品货由前期的20元升至目前的22元左右,上升了2元。

平邑县临沂普汇中药材有限公司刘成林表示,平邑县丹参受天气影响,新货干度不够,所以陈货价格持续缓慢升高,且丹参每公斤上涨两元以上,目前本地丹参半精品售价在14.5元左右,精品投料货售价在16元左右。

众多中药材批发商大部分持这种观点,这一轮的涨价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由于药材产地收购价上涨,他们也只能随行就市。但对于这样的涨价,经营户们也有一定的担忧,害怕进货多了,卖不出去。不仅卖家谨慎,前来购货的买家也是货比三家,挑选价低的购买。


原因解读

政策疫情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

“连翘是植物类中药材中涨价的代表品种,今年受气候影响,基地的连翘减产约60%,加上连翘又是疫情相关药材,我们预估其价格会创历史新高。”刘成林表示,影响植物类中药材的因素很多,包括大气候、国家政策导向、疫情等,今年倒春寒导致连翘座果率低,整体减产60%,而实际影响将更大。另外,新版药典颁布实施,对连翘的要求也大幅提高。为此,刘成林预估,连翘的价格将会创造历史最高点。

业内人士分析,监管趋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加之疫情影响了中药材的种植及进口,推高了部分中药材的价格,也不排除个别品种有商家囤积居奇。

另外,市场交易低迷,导致种植户种植意愿不高,种植面积减少,库存不足,最终带来价格上涨。此外,在对此轮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调查中发现,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国家新药典中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提出的新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药价的上涨。

行情判断

野生动物类将全面涨价

我市中药材一位批发商张先生表示,对于今年中药材发展的后市,他也作了一些判断和预测,今年以来很多中药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不光是中草药,尤其是野生动物类药材涨幅大,有企业已提前预估涨价品种并做好储备。

中药材里代表性的当归、党参,连续几年处于行情低谷,生产出现调减。其次,去年产区天气异常,连续暴雨天气影响生产,产量有所影响。再者,有部分行业外闲余资金介入,本地商家跟风导致行情上扬。但难改供大于求的现实,很难大涨。八角茴香,产区树枝老化,加之库存不断被消化,产区库存已经达到多年来的最低。产区天气又有一定影响,导致行情上扬。这个品种生长周期长,库存薄弱,人气旺,大量持货商家后市继续看好。前胡、莲子心、细辛、威灵仙等小众药材,新药典执行,合格货难寻,这几个品种是优质优价的典型代表,价格两级差异较大。

还有动物类野生品种出现普涨,如九香虫、壁虎、乌梢蛇、海螵蛸、桑螵蛸、金钱白花蛇等,主要是野生药材禁止销售,养殖短期内难发展。

“我们预估野生动物类中药材会全面涨价。”张先生表示,新冠疫情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野生动物保护性政策,导致一些野生动物类中药材涨价,特别是一些难以养殖的野生动物品种,比如乌梢蛇,去年养殖和野生货源各半,今年野生的无法捕捉后,价格飞速上涨。

“野生动物保护政策频繁出台,我们认为,某些品种,如全蝎的价格目前没有大幅上涨,与执法机构没有足够重视,仍有部分人还在捕捉野生的有关,预计随着执法力度加大,野生减产会更加严重,从而推高价格上涨。”张先生说。

部门看法

法律政策标准双双提升

我市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上述企业提及的疫情、气候对种植的影响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等因素外,还有政策、进口中药材受疫情防控影响难入关等因素推高部分中药材价格。其中,《国家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对中药材的生产、炮制、储存的标准要求提高,对假药、劣药等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在法律、政策标准双双提升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迎合监管要求,必定会提高质量管理,确保药材达标,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推高中药材涨价。

他表示,去年和今年初的疫情影响了一些进口药材的入关,进口量急剧减少,国内库存消耗加快,导致供需矛盾加大。同时也因为《动物保护法》的修订等,政府加强了对动物类中药材的监管力度,导致了部分品种货源减少,养殖品种成本提高。

临报融媒记者 江岩

责任编辑:徐珍

分享到: 0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