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要换届选举了,您对现任村‘两委’班子工作作风、履职能力、廉洁自律等方面有什么看法?”“如果您发现换届选举违纪行为知道如何举报吗?”……这是近日费县聚焦农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前期调研时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费县坚持以分析研判、整瘫治乱、选育人才和“三资”清理为抓手,早谋划早部署,下好村“两委”换届先手棋。
坚持分析研判先行,打好“提前仗”。费县聚焦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和全面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任务目标,自2020年9月开始,针对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影响换届的潜在因素和对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开展调研。建立联系指导机制,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题听取村“两委”换届选举分析研判情况汇报,查摆不足、研究措施。建立专班运行机制,设立县换届工作专班,先行抽调5名基层经验、换届经验丰富的同志集中办公。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成立专门工作组,把基层情况摸准摸透;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将村“两委”换届调研工作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集体合同清理规范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治,确保全县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推进。
坚持整瘫治乱先行,锻造“钢班子”。构建以上率下、县乡联动、部门联合的整顿格局,压实三级责任,凝聚强大合力。成立县直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将38个“滑坡”严重、经过约谈帮扶无起色的村纳入整顿范围。针对班子不团结、战斗力不强的村,从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选派熟悉党建业务的干部进行帮扶;针对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从财政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等农业经济部门选派懂经济懂技术的干部进行帮扶;针对黑恶势力侵蚀、宗族势力渗透的村,从纪委监委、公安、法院等执纪执法部门选派知法懂法的干部进行帮扶。目前,费县严打黑恶霸痞,累计清理受过刑事处罚村干部12人、涉恶村干部8人,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村干部26名,化解信访问题227起,为民办实事514件。整治后,软弱涣散村班子由“软”变“硬”,党组织地位全面确立,说话办事有底气、有分量。
坚持后备人才先行,选育“好苗子”。费县坚持问题导向、源头治理,研究制定《费县农村党员后备人才推荐考察办法》,探索借鉴干部考察程序推荐考察农村党员后备人才。成立农村后备人才考察组,对85个试点村的返乡大学生、优秀退役士兵、本土人才,实行“调研谈话——资格审查——初步酝酿——党委审定”链条式考察,并组成联合审查组,对后备人才进行资格审查。同时,乡镇党委通过集中学习、涉农站所跟班培养、参与村级事务等方式全程跟踪培养,全方位提升后备人才的能力水平。目前,全县共有322名后备人才被列入党员后备人才培养库,培养40岁以下后备人才256名,高中以上学历占81.7%。
坚持“三资”清理先行,晒出“明白账”。针对软弱涣散党组织普遍存在“三资”监管不严、工程管理及资源处置混乱等问题,费县坚持以村集体资源清理规范为抓手,全面厘清村级资产资源,构建农村财务监管长效机制,提高村级“三资”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推行调查摸底、查找问题、公开公示、制定标准、民主决策、逐户收缴、纠错建档等“七步工作法”,彻底托清农村“家底”。严格落实“四个一批”清收机制,通过宣教转化一批、司法调解一批、组织化解一批、依法处置一批增加集体收入。目前,全县累计清理合同5.5万份、清收9554万元,集体合同全部纳入“三资”平台监管,实现家底全摸清、集体有“活钱”。
坚持村庄规划先行,绘制“新蓝图”。费县出台《关于推行村庄发展规划引领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步伐的实施意见》,围绕乡村五大振兴和民生事业改善,结合乡村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差异性,因势利导、因村施策。村居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以条目实事的形式列出村庄3到5年发展规划。村庄发展规划经乡镇党政研究批复后实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升村庄发展的科学性、协同性、持续性。目前,全县381个行政村均已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共以条目实事的形式制定发展规划事项5400余条。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