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剧院夜景图
一座琅琊城一座大剧院。2021年是临沂大剧院正式运营六周年,六年,是成长的六年、收获的六年、蜕变的六年;六年时光转瞬即逝,临沂大剧院迎世界同行,聚各地同好,与全世界共同见证精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六年来,临沂大剧院全力打造大众心目中的艺术殿堂,改变着城市,改变着临沂市民的生活方式。
2015年1月1日,临沂大剧院正式运营。在城市中轴线最核心的位置建造剧院,足以显示临沂市委、市政府在城市文明建设上的高瞻远瞩。
2020年12月28日,临沂大剧院成功获得平邑县人民礼堂运营管理权,这标志着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领域再上新台阶。
坚定文化自信
筑就艺术高地
作为艺术的殿堂,剧院要兼顾到不同喜好、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临沂大剧院建成后,坚持做“好节目”和做好“节目”,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实施以“好节目、好服务+观众拓展”为主线的“2+1”运营模式,不断提升节目引进质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艺术团体及高端文化演出项目,为市民呈现了各类精品演出、文化活动,打开了文化艺术与国际接轨的新篇章。
如泣如诉的二胡、悠扬婉转的古筝、余音绕梁的扬琴、纯净优美的小提琴、浑厚丰满的大提琴……2021年元旦期间,连续两场涵盖中外经典曲目的新年音乐会,陪观众过了一个充满文化味儿的新年。
一个个经典剧目精彩上演,一个个世界顶级名家名团纷至沓来……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浸染,滋润着临沂的“艺术气质”。
六年来,临沂大剧院凭借丰厚的剧目、琳琅满目的艺术品牌活动、丰富多样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等,成为临沂表演艺术领域的重要一极,国内一流艺术团体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国家京剧院、中央民族乐团等接踵而至,国际知名艺术演出《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世界顶级舞剧《大河之舞》、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这里登场,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李云迪等在这里弹奏了一首首世界名曲,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世界级艺术家带来的震撼演出,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高质量演出的带动下,临沂大剧院打开一片市场蓝海。无需诸多词汇描述,数据最过硬。迄今为止,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近8000多名艺术家来到临沂大剧院,在2192个日夜中为80余万观众奉献了963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
“美丽人生 艺路有你”。在做好演出的基础上,临沂大剧院注重发挥场馆、人才等优势,整合平台资源、教育资源,着力延展产业链条,组建临沂大剧院艺术中心;建设2000平方米艺术培训场地,含顶级舞蹈排练厅,专业合唱、视唱、模唱教室,钢琴琴房等;以“名师名校”的品牌化教育为核心,依托丰富的演出资源、国际化的师资团队打造临沂高端专业艺术教育平台,旨在为临沂市民提供高品质艺术教育服务,推动临沂公共文化艺术教育发展。
2020年6月5日复演后,临沂大剧院细微之处见真章,坚持以全民艺术普及为己任,提升市民幸福感,积极引进高质量演出,鼓舞观众、提振文化市场,坚持文化惠民,以新姿态点亮城市、重启未来,恢复城市文化繁荣。
助推城市发展
提升市民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推进城市文化发展、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责任,树立临沂大剧院的品牌形象,临沂大剧院坚持实施“3+1”服务体系,其中“3”指为观众服务、为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服务、为合作伙伴服务,“1”指剧院各部门协同共进。六年来,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改造,为艺术院团提供更加优质的演出服务,为市民提供了更优雅的文化休闲环境。
艺术只有走进百姓生活,才能发挥滋养心灵、塑造国民精神的作用。临沂大剧院始终坚守“艺术性”标准,以全民艺术普及为己任,甘做高雅艺术星空的“守望者”和高雅艺术普及教育的“引领者”,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全力做好文化惠民。
“声”临其境,足以“声”入人心。临沂大剧院坚持“高贵不贵、文化亲民”的原则,引进各国的高品质音乐会演出项目,推出“市民音乐会”,以“80元、100元”的低价位门票,邀请市民感受由顶级艺术名家现场演奏带来的音乐盛宴。“引流量”“聚人气”,凸显文化聚焦效应,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的目标已在实践中得到实现。
一座城市,因经济而盛,因文化而久。临沂大剧院利用场馆资源,依托平台优势,举办剧院开放日、艺术导赏、艺术进校园、大师班、文化走基层等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250余场,让市民走进剧场,提升艺术素养。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创新服务形式,塑造特色文化品牌悦唱团、VAD艺术发现之旅、文化市集等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惠民群体,半价日活动、百元市民音乐会等惠民票价政策,“文化惠民消费季”、“惠享文化2018”等活动,在保障节目高质量的同时,降低观演门槛,升级文化消费服务,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选择。
为增加市民线上体验,临沂大剧院自主研发票务系统并开发微信购票小程序,实现了支付宝、微信等多端口网上开卡、充值等功能,让市民不出户查询最新演出资讯、在线选座购票。上线以来,购票率高达98%。2020年11月30日,票务系统顺利通过国家版权保护中心审核,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证。
传播红色文化,向伟大祖国虔诚献礼。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临沂大剧院创新策划“文化党课”系列演出;2021年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临沂大剧院特别策划“永远跟党走”系列演出,引进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经典剧目,让观众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2020年疫情期间,临沂大剧院探索特殊时期演出新模式,于5月30日邀请临沂本地优秀艺术家们,为等待已久的观众提供了“艺术未远 在身边”《五月笙歌》云上音乐会,满足市民对艺术演出的需求,在音乐旋律中坚定抗疫信心、感受音乐之美。未来,临沂大剧院将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满足观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实现向“智慧型剧院”转型提升。
如今,已经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首选地和聚集地的临沂大剧院,借助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对临沂市民进行艺术普及,提升市民艺术素养,引导他们亲近艺术、体验艺术、参与艺术,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
砥砺奋进新征程
凝心聚力再出发
在临沂这片开放、包容、进取的沃土上,临沂大剧院与城市共同成长,以艺术之美唤醒城市的艺术活力。
六年砥砺,硕果累累。临沂大剧院将继续把社会效益、社会发展、市民需求放在首位,根据《临沂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和《临沂市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激发城市活力,满足市民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临沂大剧院为最大限度地保障观众和演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遵循“安全第一,逐步放开”的原则,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下发的《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通知要求,定期对所有区域展开全方位、无死角、专业、大规模的清洁和消杀。
从初出茅庐到渐入佳境,从地标建筑到文化客厅,临沂大剧院以一系列优质的演出和活动,滋养着每一个热爱艺术的心灵,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舞台艺术形式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临沂大剧院,这一城市的文化符号和市民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临沂市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具有城市文化内涵的大剧院不仅彰显着临沂城市的特色和魅力,也揭示着地方精神与文化特质。
未来,临沂大剧院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使命,本着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的原则,继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打开思路、放大格局,合理规划、完善业态,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经营新模式,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力争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中心、世界艺术舞台,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为临沂文化软实力注入充沛的动能!
临报融媒记者 胡雪莹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