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临沂新闻>

定了!中小学生手机禁令正式发布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月1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共分为4项,明确规定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进入课堂,手机必须交由学校统一管理,老师也不能通过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

《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学校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

多数学校已经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实际的学校管理和日常教学中,很多学校已经禁止学生带手机去学校。“学校和老师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一旦发现,轻则没收,重则通知家长。”临沂某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便如此,仍有学生心存侥幸心理,偷带手机到学校,这还需要家校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问题。

“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和积极性。”临沂某中学班主任王老师说,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加上繁重的学业压力,个别学生试图从玩手机中“放飞自我”,对其他学生也存在不良影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偶然会出现学生在课上偷玩手机的情况,

记者随机采访多名教师,他们对教育部的手机新规深表赞同,这给学校和老师管理学生也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也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支持和肯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家长对此不认同不配合,这也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

临沂某中学数学教师高老师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表示赞同,她所带的班级在讲台上单独放置了存放手机的置物架,要求学生上课前将手机交上来,但是仍有个别学生不执行。“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带手机进校园对自控力较差的学生而言着实是一种挑战。”高老师说,她并不排斥学生使用手机,但如何处理好学习和使用手机的关系是一个难题,也给老师上课和管理学生带来诸多困难。

“在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呼吁,现在有了教育部门的政策,也有了学校的严格细化管理,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临沂某中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说,针对教育部门的新规,他们学校也将制定更加细化的管理细则,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

[调查]

家长有支持也有反对,期待新规更人性化

网络的发达、电子设备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手机。有网友曾感慨“一部手机走天下”。与此同时,也有家长深深为孩子迷恋手机而感到苦恼。近日,教育部的手机新规一经推出,在家长群里引起强烈反响,有家长直言,“这是多少家长的心声啊!”但也有家长对该新规持反对意见。

针对该新规,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学生家长,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家长,越难管理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听家长话,反倒是学校老师统一好管理。”临沂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家长赵先生说,初中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叛逆是最明显的标志,男孩表现尤为明显,他希望老师和学校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强化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

小学生家长也拥有同样的困扰。临沂某小学家长孙女士向记者反映,自从疫情期间开设网课以后,9岁的女儿经常以学习为由申请使用手机。“成年人玩手机都上瘾,更别提孩子了,学校就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孩子带手机去学校根本无法安心学习了。”孙女士说,手机上能看动画片、刷抖音、玩游戏……但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影响非常大。之前在小学一年级体检时,女儿就被查出视力有问题,之所以限制孩子使用手机,也主要是从自身健康考虑。

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对新规表示担忧。对初高中学生而言,家长不再像小学阶段一样接送上下学,如果学生不带手机,就很难和他们取得联系。“我工作比较忙,早出晚归,读高一的女儿都是自己上下学,有个手机联系比较方便。”家长张女士说,如果有个紧急情况,孩子在学校也方便及时联系家长,她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制定和执行新规时,能够做到更加人性化,能够方便管理学生,也能够方便家长和学生联系。

[专家说法]

让学生拥有摆脱手机的自控力,家长、老师、学校需共同发力

针对教育部出台的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新规,记者联系了临沂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洪高教授,他认为,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说明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性话题,而将该规定纳入《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让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有了政策依据,方便更好地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

“通讯设备的普及,让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方便了联系,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烦恼。”张洪高教授说,不可否认手机的便利和实用性,但是学生时代的使命终究是以学习为重,但因使用手机耽误了学习得不偿失。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学业压力较大,手机带进校园会分散学生的专注力。

张洪高教授建议,以此为契机,开展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和管理,形成良性的共识,让学生学会处理好学习和使用手机的关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管控自我的能力。另外,家长、老师、学校共同发力,让坏事变好事,让手机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临报融媒记者庞尊利

责任编辑:范涛

分享到: 0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