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坚持把非诉 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改革 的实践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主 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 治理格局,坚持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创新探索构建 “六调联动”的诉调对接新机 制,坚持调解在前,诉调精准 对接,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机 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域 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创新“六调联动” 化矛盾纠纷于诉外
前不久,市中级人民法院 诉调对接中心行政和解中心调 解员李增慧忙着处理一起拆迁 纠纷案。某县一个片区拆迁, 涉及850多户被拆对象,其中4 户因未选到心仪的商铺,以撤 销政府征收决定为由,将县政 府告上法院。
“未选到满意商铺,是个别 政府工作人员失误所致,咱们 可以再安排选房嘛!”经过李增 慧耐心细致的沟通,4户商户同 意重新选铺,并愉快地签署了 拆迁协议。如今,片区拆迁建 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李增慧所在的行政和解中 心是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调对接 中心的6个工作室之一。
2020 年初,为健全完善诉 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 解决机制,市中级人民法院在 “诉调对接一体化”工作经验的 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对原有 诉调对接中心进行了系统性提 档升级,成立了人民调解工作 室、行业调解工作室、商会调 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四 个调解工作室和行政和解中 心、执行和解中心两个和解中 心。六个工作室各有其独立的 职能定位,与速裁团队分工负 责、整体联动、紧密结合,共 同打造了集人民调解、行业调 解、商会调解、律师调解和行 政和解、执行和解于一体的 “六调联动”的一站式多元解纷 机制。
这“四室”“两中心”如同 诉讼的预处理装置,化纠纷于 诉外。“法院通过分调裁平台对 案件进行分流,人民调解工作 室侧重婚姻、人身伤害等简单 民事案件,律师调解工作室则 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化解疑难矛 盾纠纷,行业调解工作室主要 是充分发挥各个行业的专业优 势,化解行业性、专业性案 件。六个工作室充分发挥诉调 对接中心诉讼辅导、分流过 滤、矛盾化解等功能,大大降 低了诉讼增量。”市中级人民法 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王健青说。
强化诉源治理 让一站式解纷更靠前
诉源治理并不是法院一家 在单打独斗,而是汇聚各方力 量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今年 4 月,市中级人民法 院提请市委政法委牵头 18 家单 位联合出台 《关于进一步推进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办 法》,进一步明确各解纷主体 工作职责,促进社会矛盾纠纷 及时快速化解,将“万人起诉 率”纳入平安临沂建设考核体 系,为推进诉源治理、多元化 解纠纷提供了制度保障。
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协调 民政、人社、金融、自然资 源、市场监管、工商联等行业 主管部门,并邀请社会力量参 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现行 业调解组织在诉调对接中心的 实体化运作。
同时,市中级人民法院借 助智慧法院建设优势,全面 启 用 全 流 程 网 上 办 案 系 统 , 推广并指导当事人采用网上 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 等 现 代 化 智 能 化 立 案 方 式 , 实 现 线 上 线 下 立 案 全 覆 盖 , 为群众提供看得见、多元化 的解纷方式。
诉调精准对接 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六调联动”调解工作新机 制推行以来,取得了良好成 效。截至 10 月底,全市法院民 商事、行政案件诉前委派、委 托调解案件52762件,占一审民 商事、行政案件的57.5%。
同时,“六调联动”诉调对 接新机制畅通了纠纷化解渠 道,促进了矛盾纠纷诉源治 理,初步扭转了临沂两级法院 诉讼案件不断增长的势头,全 市法院受理案件首次实现大幅 下降。截至 10 月底,全市法院 受理案件同比下降 2.43 个百分 点 , 诉 源 治 理 成 效 逐 步 显 现,群众的安全感、 满意度持续增强。
“精准地实施‘诉’‘调’ 对接,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 司法获得感、安全感、幸福 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 记、院长于晓东近期接受央视 采访时说。
司 法 为 民 是 最 高 宗 旨 , 维护权益是最大正义。于晓 东表示,下一步,将以诉调 对接中心为模板,将诉讼服 务中心建设与诉调对接中心 建 设 结 合 起 来 , 全 面 推 进 “六调联动”的一站式多元 解纷机制,形成具有沂蒙特 色的诉前解纷联动机制和诉 讼服务新模式。
临报融媒记者 林伟伟 邵明习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