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翠掩映中的乡村公路。
眼下正是蜜桃成熟的时节,沂南县岸堤镇冯家庄子村处处透着蜜桃的清香,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辆辆满载蜜桃的货车,沿着干净舒适的“镇村公交公路”走出大山。
公路与梯田交相辉映,绘出了一幅美仑美奂的乡村画卷。
“自从村里修通公路,我们的桃子再也不愁卖了,大货车直接直接开到家门口,我们的生活比桃甜,我们正在跑步奔向小康生活!”7月27日,拿着刚刚卖桃的现金,果农刘燕幸福满满。
户户通公路路网。
“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是过去沂蒙交通的真实写照。位于沂蒙山腹地的沂南更是如此,建国初期沂南县只有公路18公里,到了1963年全县只有2部汽车,交通的不便和落后,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致富步伐。作为我市“一点两区” 重点扶贫地区,沂南县有贫困乡镇6个,贫困人口3万户、5.1万人,省定贫困村50个,脱贫攻坚,责任重大。在实施交通精准扶贫建设中,该县借助相关扶贫政策,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以西部山丘区道路交通扶贫为突破口,实施“规划先行、分类施策、突出重点、全域推动”,全面推动行业扶贫措施落实,累计投资3.2亿元,建设了垛马公路、常裕公路、常石公路、泉重公路等重点扶贫公路150公里,重点解决了偏远山村和贫困村交通出行难问题。
一辆客车行驶在美如画的乡村公路上。
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带动了客运服务、全域旅游、电商物流、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仅沂蒙生态大道沿线就建起了4处4A级景区,2个村庄入选中国最美乡村,村里的农副产品、土特产成了游客的抢手货,沿线开办的农家乐饭店堪比县城火爆。
新鲜的桃子通过致富路运往各地。
农村公路畅通快捷,也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在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上注册的中小企业达1500多家;上线泉润、圣福记等品牌产品100多种;邮政买卖惠平台注册农村超市零售商1500户。
一位农民驾驶农用三轮车行驶在风景如画的村间道路上。
瑜伽爱好者在朱家林路上锻炼。
借助便捷的交通条件,沂南县积极引导沿线群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成以现代渔业园、现代农业采摘园为代表的农业观光园区35个,5万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双堠镇西瓜、黑山安樱桃、孙祖镇有机小米、辛集镇的黄瓜、砖埠镇的草莓等已成为现代农业的知名品牌。
临报融媒记者 尹召功 张萍 通讯员 孙兆明
责任编辑: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