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担当”是一种责任——二论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
什么是担当?“担”就是挑担子,“当”就是独当一面,有所作为。敢担当,本质上是一种信仰、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因此,敢不敢担当,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党性考验,也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能作为、是否有大作为的标尺。没有担当,不敢担当,任何梦想、任何目标都不会实现。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应有之义。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敢担当折射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政治本色。敢担当,就要敢想敢干,想人所不敢想,干人之所未干,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就要善于作为,面对困难挑战,既无所畏惧又开拓进取;就要不断突破、自我超越,努力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回溯临沂发展史,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一代代沂蒙党员干部弘扬沂蒙精神,奋勇开拓进取,带领老区人民战胜了一个个困难挑战,趟过了一道道激流险滩,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充分彰显了沂蒙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敢担当,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只有遇事不怕事,才能干成事。当前,临沂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初心不改的执着、义无反顾的担当,需要有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充沛顽强的斗争意志。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敢于牵头、主动牵头、一牵到底,积极配合、善于配合、全力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敢于新官理旧账,全面梳理、依法依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敢于触碰敏感问题,抓早抓小,分清轻重,依法依规,妥善处置。要怀公心、有魄力、讲方法,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横冲直撞、乱担当,敢于为事业得罪人。要敢于在别人的议论甚至是非议中开展工作,既要坚定信心和定力,又要从容应对出现的问题,严肃查处诬告行为,以工作成效赢得理解和支持。要敢于抓班子、带队伍,用党性正人、用事业凝聚人、用党纪管理人,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敢担当也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实践。如何才能坚守初心、担负使命?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担当。“困难乃见才,不止将有得”。临沂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定不会一马平川,注定会遇到各种困难挑战。怕难不干,山还是那座山,难还是那个难。知难而上,爬坡过坎,滚石上山,难也不难。当前,千万沂蒙人民期盼越来越高的幸福感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民声须入耳,民心不可负。党员干部必须敢为先、干当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攻最险的山头,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旁上,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信仰的选择、人生的课题。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面对新时代新任务,让我们增强敢担当的精神、锤炼敢担当的意志、树立敢担当的作风、养成敢担当的习惯,自觉肩负起沂蒙老区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把该担的担子担起来,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苦干实干、开拓进取,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不断把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做,用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临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