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临沂新闻>

临沂莒南:合作社里谋增收

2025-11-24


■“镇域新篇·莒南答卷”系列报道


中国临沂网讯 走进莒南县道口镇兰墩官庄村的草莓温室种植大棚,这里的草莓长势喜人,莓果色泽鲜亮、果形饱满,甜香四溢,已经陆续上市。据该村“莓满兰墩”草莓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庄绪德介绍,他们凭借优质的“建德红”草莓,与消费力强劲的长三角城市群建立稳定供求关系。因其品相和口感俱佳,深受长三角客商喜爱,地头收购价每公斤120至160元,远高于普通品种,一颗颗红艳的草莓,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这源于合作社在市场浪潮中的精准定位。为抢占市场先机,合作社运用设施大棚、挑选早熟品种并科学调控温度,成功将草莓成熟期提前一个月,填补市场空白。“我们充分发挥合作社内部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优势,主动‘触网’拓宽销路,真正实现了‘优质优价’!”庄绪德自豪地说。

另据了解,该镇为加强品牌建设,注册了“田园道口香”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为全镇优质农产品统一身份,提升附加值。“只要种植户按要求种植,产品经检测达标,就可加挂‘田园道口香’品牌。加挂品牌后,产品不仅能优先进入本地商超、农贸市场,还能借助直播电商推广。这一模式为种植户,尤其是水稻种植户,开辟新销售渠道与增值空间,提升农产品市场认可度与竞争力。”道口镇副镇长赵欣介绍。

无独有偶。该镇代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500多亩稻田,丰收场景令人欣喜。这片土地过去是易涝低洼地,传统玉米种植效益低下。在赫马岭村党支部引领下,合作社依靠近临沭河的有利条件,大胆调整种植结构,改种水稻,化“水害”为“水利”。

通过良种化种植与品牌化经营,昔日“包袱田”成为“聚宝盆”。今年,合作社水稻平均亩产量达650多公斤,收割完的新鲜稻谷直接被南方客户抢购,每公斤地头价格2元多,合作社增收50多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上半年干旱与下半年雨涝的极端天气,该镇今年发展涝洼地水稻旱作种植2700亩,在镇农技人员全程技术指导和完善水利设施保障下,稻谷平均亩产量均达550公斤,不仅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更大幅提高了经济收益,真正做到“旱涝保丰收”。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模式。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创新,以“四有”标准为导向,围绕党(工)委书记领衔合作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重点,深度融合党组织与合作社的优势,推进合作社规范提升与高质量发展,发展合作社2850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9家、市级122家、县级132家,合作社成员30328户,入股土地13.44万亩,年产值4.27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722.65万元,涌现出党支部领着干、合作社带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以蓬勃生命力与强大带动力,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作金 徐淑刚 通讯员 刘艳 徐俐莉 韩永武

编辑:杜凤蕾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