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

一把手术刀的消毒之旅

好多市民有这样一种观点:像是手术刀、止血钳等医疗器械,在使用过后用高温蒸汽“蒸一蒸”,灭菌消毒后就应该能循环使用了,流程应该很简单的。事实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内部的环境以及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一群人,4月28日临报融媒记者来到了临沂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一探究竟。

位于北城新区的临沂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总管”是李宗鹏主任。听完记者表达的“医疗器械是否蒸一蒸就完事了”的疑惑,李宗鹏笑了,他表示,用大锅煮针头那种场景应该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了,现在一把手术刀进了市人民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就需要10项流程等着它,“今天我就带你看看一把手术刀背后的消毒之旅吧!”李宗鹏邀请临报融媒记者走进“神秘的”北城新区医院7号楼一探究竟……

一把手术刀经过 10个步骤回到手术室

一把手术刀的消毒开始于消毒供应中心。

临沂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主任李宗鹏表示,医疗器械就像是医生手的延伸,诊疗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体液、血液等污染,成为感染的传播媒介。彻底的器械消毒灭菌是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执行这项任务的消毒供应中心常被称为医院的“心脏”,每一步流程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规范和操作流程,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让它成为了一个“神秘的科室”,这就是医院里的消毒供应中心。

走进7号楼的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这里被分为了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工作区域又被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及无菌物品存放区。每个区域的温度和湿度都不一样,进入不同区域前工作人员需经过缓冲区进行洗手、更鞋、穿隔离衣等,做好职业防护。从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到检查装配、包装、灭菌、发放,每一步都必须严格遵守工作规范与流程。

“一把手术刀在这里需要经过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10个步骤才能回到手术室里使用。”李宗鹏介绍说。

在去污区内,使用过的手术刀与其他医疗器械一起,被密闭回收车集中送到这里,工作人员按照器械的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清点。根据污染程度、器械材质等采用液面下手工刷洗、真空超声预清洗、机械清洗等不同的清洗方式。

清洗运行包括自动完成冲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干燥的流程,全过程无死角,才能确保每件器械彻底、安全、有效地清洗消毒。

临报融媒记者观察到,清洗消毒后的手术器械,工作人员还会再次用带光源的放大镜进行检查,确保每一件器械无血迹、污渍、锈迹且性能完好。一旦发现器械不完整,清洗质量不达标,则不能使用。完成清洗消毒后,工作人员要对器械数量、质量再次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封包。每一个器械包都有专属“身份证”,系统自动录入生成唯一的追溯条码,确保有迹可循。

在灭菌区,灭菌员将打好的器械包送进了“炼丹炉”——压力蒸汽灭菌器,通过50分钟134度的高温进行灭菌。灭菌器连接监测自动打印机,每次灭菌过程将自动记录打印灭菌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程序和要求,双人核对签字后,还需要查看化学检测卡是否变色合格才能放行。

放行后的医疗器械并不是完全完成消毒流程,为了保证临床使用,无菌物品发放前,需要再次核对无菌物品的有效性和包装完好性,确保无菌物品100%合格。同时为了更好地保障无菌物品的灭菌有效性,对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还专门设置了三十万级层流的空气净化。最后,检查合格的器械再通过密闭的发放箱发放到各科室使用,做到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国家标准。

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了解了“一把手术刀的消毒之旅”,其实是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或许没有手术室主刀医生那样因为医术高明而在患者中赞誉有加,但是各位读者可曾想过,这些主刀医生手中使用的手术刀、止血钳都是经过了10项消毒程序才又闪闪发光地重新摆在手术台上。而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就是在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一群奋战在“后方”的“战士”,他们是“幕后白衣天使”,虽没有身处一线,但却是这场战斗的坚强后盾,时刻为“战士们”准备好看病手术的“装备”,是完成手术的有力保障者。

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主任,李宗鹏无疑身上担子最重。坐落在北城的消毒供应中心,要为临沂市人民医院总院、东医疗区、北城新区医院三个院区提供医疗器械的消毒,数量之大、压力之重可想而知。

从下面这些数据中,就可管中窥豹:2019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量830354包,2020年,消毒供应中心共处理器械839713包,工作量较去年增长1.13%。2020年工作量包括普通器械229469包、特殊器械5793包、腔镜器械55539包、病房器械282634包、外来器械69468包、敷料196810包。

李宗鹏表示,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科室之一,也是无菌物品供应的保障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所有人员为保障疫情防控一线的充足供应,每天早上8点就必须开始对设备进行预热处理和常规安全检查,保障一线的正常安全运行。“隔离病房需要为医护人员提供洁净的工作服”、“预检分诊台还需要手术衣”、“发热门诊护目镜要回收处理”……每一个电话,每一个需求,就是一道道命令。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消毒供应中心启动了“特殊感染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处理小组,根据国家发布的感染防控措施制定特殊感染器械、器具及物品处置流程;对全院所有物资进行综合调配,保证充足供应,避免浪费;对特殊科室做好物品消毒和预处理的指导与沟通,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保证所有可复用物品处理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及时、满意的供应,为一线奋战的勇士们提供最安全的保障。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是再生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担负着医院手术室、临床各科室的可复用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供应工作,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工作人员们任劳任怨,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不计得失,承担全院每天手术室和临床门诊医技科室的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工作。平均每天要清洗、包装、灭菌等多个器械包、敷料包。当看到一个个合格的无菌包发放到各科室、运用到每一台手术,大家都感到无比欣慰。为了医院的发展,为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不平凡的伟大,因为这样才能体现自身真正的价值。

李宗鹏感慨地表示,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虽然不是临床一线,但却与患者的安危息息相关,与医院的质量安全环环相扣。即使身旁没有鲜花和锦旗,耳畔没有赞扬和感激,但是每一台手术的成功,每一位患者的康复,无不浸透着消毒供应中心每一位同事的心血和付出。我们心里装的是医院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作为临医人一份子的光荣与责任。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每一项工作都蕴含着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决不允许思想麻痹,决不允许态度散漫,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精益求精。

采访最后,李宗鹏说:“我们科室门口有一副对联,‘组忠诚和谐团队 做专业创新学科’,我们愿意以这对联时刻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踏实认真严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向建党100周年以及建院130周年献礼!”

匠心除秽,爱心消供。走出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记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以李宗鹏为代表的消毒供应中心的每位工作人员,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无闻地把爱倾注于自己的岗位上,用辛勤和汗水谱写着爱的篇章,用智慧和行动守护着院感安全。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祝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劳动者节日快乐!也祝市人民医院130岁生日快乐、越来越好,永远为全市人民健康幸福保驾护航!

临报融媒记者江岩 李依璐

通讯员杨学岭 薛中豪

责任编辑:范涛

分享到: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