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乡音>
临沂方言包括常用词语、称谓、谚语、歌谣、歇后语等。临沂方言总体上属北方语言体系,接近于普通话。但由于临沂区域面积大,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全市方言的地域差异较大,方言特点突出。北部沂水、沂南、蒙阴三县和东部莒南县与淄博、潍坊、青岛相邻,因此与这些地方的方言相近似。平邑、费县和苍山西部一带在发音上近于济宁、枣庄的鲁西方言。临沭、郯城南部有些方言亦同于苏北。鲁西方言中的“sh、f”不分,鲁东方言及胶东方言的“r、y”不分,在临沂各县中都有体现。再如沂水、沂南、蒙阴、莒南等地把“给”念做“及”;“喝”念做“哈”;“渴”念做“卡”(kǎ)一类的方言,就与山东北部地区的方言有相似之处。
临沂人勤劳、勇敢、善良、坦诚的性格,使这个区域的方言具有明显的朴实性、直爽性、包容性、趣味性等特点。反映了这里的人们讲文明、讲道德、讲诚信的优良品质。
方言词语临沂方言中的词语,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为便于理解,大致按十大类,将常用的方言词语进行了举例对照(黑体字为普通话说法,后跟临沂方言说法)。有些生僻字用同音字或拼音代替。
(一)天时、地理、方位
太阳——日(yì)头,太影,太影儿。月亮——月亮,月姥娘,月妈妈。 流星——流星,贼星。彗星——扫帚星,扫星,灾星。北斗星——勺(shuó)星,勺(shuó)子星,勺(shuó)子头星。霹雳——雷,霹雷,打kuā拉,响雷,kuā拉。雪珠——盐粒子,雪床子,小雪粒。冰——冻,冻冻。冰锥儿——琉璃簪,琉璃单,冻冻凌(琉)子,滴琉子,琉琉,树凌子,琉璃橛;琉璃叭喇,琉璃橛。冰雹——雹子,冷子,巴(bǎ)子。小雨——雾露(又音lou)毛,雾露(又音lou)毛子,雾露(又音lou)毛儿,毛毛雨,牛毛雨,呼啦毛子,雾露毛子。风停了——刹风了,风住了,住风了,不刮了,息风了。雨停了——住雨了,雨住了,停雨了,罢点了,不下了,住点儿了。明年——过年,来年,下年,赶过年。去年——上年,头年,头年里,年时,年上。昨天——夜来,夜天,夜里,夜儿里,昨门儿,昨儿个。今天——今门,今儿门儿,今门儿,今个儿,今日。明天——明日,明日儿,明个儿,闷日,明来,明来儿,明儿里,明儿个,改明日。后天——后日,后日儿,明过天,过闷日,后儿里,后来儿,后儿个。上午——上午,头晌,头半晌,晌午(wén)头里,晌午(wén),头午,上半天。下午——下晌,下半晌,下晚(waǐ)儿,下晚(waǐ),过晌午,下半天。中午——晌午(wén),上午(wén),晌午(wén)头里,晌午(wén)头儿,晌午(wén)头儿里,上午(wén)。早晨——大早起来,天明,清清起来,早起来,清起来,清清,一大早。晚上——夜里,网上,晚生,黑晏,后晌,黑天了,天黑了。白天——白(béi)天,白(béi)日,白(béi)晏,白(béi)来,白(béi)壬,白(béi)夜里。黑夜——夜里,晚上,黑日,晚生,黑晏,黑夜里,夜里,后上,夜来。元宵节——十五,正月十五,过十五。除夕——年三十儿,大年三十儿,三十儿,年除日,年三十。重阳节——重阳,九月九,老人节。端午——五月端午,五月五端午,五月端午儿。中秋节——八月十五,八月十五儿。什么时候——多怎,多自,那怎里,多咱,几时,几儿,臧晚。这时候——这晌,这阵里,这阵儿,这末儿,这末子,这阵子,这上,那霎霎,怎么功夫。那时候——那晌,那阵儿,那阵里,那阵子,那末儿,那末子,那会儿,那上,那霎儿,那时候儿,每儿个。现在——这,这阵里,现今晚儿,如今,这霎儿,现时晚儿,眼下,现今里。过去——每儿sa,原先,早先,那阵里,早日里,再早,早里,早里上,每儿咱,在往前,那时候。今后——以后,等回来,完下,完后,往后,望后,后来。平地——地,湖,坡,湖里,平地儿,四平地儿。土丘——土楼堆,骨墩子,岭,崖头,土墩子,土崮堆,土堆,土堆儿,土埠岭子。河岸——河沿(yài)儿,河沿,河崖(yai),河崖(yai)儿。地方——埝儿,地分儿,地场儿,地场,地方儿。野外——地,湖(有庄稼),湖里,庄外头,外头,坡里,地里。房间地面——当门,屋当门。胡同——巷子,胡同儿(窄长的),巷(又音hàng)道子,胡巷子。街上——当街,当街上,门外边儿,大街。灰土——布土,步土,灰,土。路——道,道儿。角落——旮旯儿,旮旯子,墙角。土块——土坷垃子,坷垃,坷垃头,坷垃头子,坷垃头儿,土坷垃。中间——当央,当央里,当瓤儿,当央儿,当央儿里,当中。附近——转旮旯,周围,这么些处,周大(dǎ)旮旯,左近,根儿根儿,大(dǎ)旮旯儿,根儿里,这一圈儿。
(二)代词
什么——什么儿,么儿,啥。怎么——怎的,怎,么着,怎么里,怎着,怎着啦。怎样——怎样了,什么样了,怎着,怎么样,怎么,怎的。这样——这样儿,这个样儿,这户样的。那样——那样的,那户样的,那户,那样儿,乜样,那个样儿。这种——这样的,这户的,这户儿的,这样哩。那种——那样的,那户的,那样哩。
(三)身体、疾病、医疗
人——大部分县区发音为“人”,莒南、沂南、沂水等县发音为“银”。身体——身子、身子骨,身子骨儿。脖子——脖勒梗,脖拉梗,脖梗,脖拉梗儿。额头——额勒盖,额勒盖子,额来盖,额拉盖,额娄盖。眼珠——眼珠子,眼珠儿,眼蛋子。鼻孔——鼻孔眼,鼻孔眼子,鼻子窟窿眼儿,鼻眼子,鼻眼儿。鼻涕——鼻子,鼻涕水。口水——咧泄,咧涎,咧斜,斜涎,斜斜。腋窝——胳勒肢,夹肢窝,胳肢窝,胳拉肢,胳勒肢儿。脸颊——脸帮子,腮帮子。拳头——皮锤,锤,锤头子。手掌——巴掌,耳巴子,耳刮子,一耳巴子,手掌子,手巴掌。手背——除费县称“手背”外,其他县区均称为“手面子”。手心——苍山县、河东区称“手心儿”,其他县区均称为“手心”。背——脊梁骨,脊梁,脊骨,脊梁儿。肋骨——肋叉骨,肋叉,肋巴,肋巴条子,肋巴梢子,肋巴骨。乳房——奶子,馍馍,妈奶子,妈妈。屁股——腚,腚帮子,腚锤子。肚脐——肚脐眼儿,肚眼子,肚脐眼子。膝盖——胳勒拜,波勒拜,胳勒拜子,胳拉拜子,胳拉拜儿,小磨棋儿。毛病——才坏。不舒服——不舒坦,不得劲,不好受,怪难受,乔难受。郁闷——阿匝,懊头,憋气,闷气,闷得慌。感冒——冻着了,冻着,不舒坦,不好受。发炎——发了,恶发,肿了。腹泻——拉肚子,跑肚子,拉薄屎,淌肚子,肚子拉。恶心——光想呕,光想哕(yuě),翻心,要呕,恶样,干哕(yuě),想哕(yuě)。胃疼——心口疼,心口窝疼,心里疼,心口儿疼。肺病——除平邑县称热症儿,其余均称为痨病。疟疾——发疟子,发疟疾,发皮寒,打摆子。治病——扎古病,扎果病,扎古症,看病,扎古,扎果。医生——医院里的,先生,看病的,大夫。结痂——定疙渣,结疙渣儿,长疙渣儿,结疤,收口,结疤了,定疤了,定疤儿,结疙疤儿,疙疤儿。瘸子——瘸巴,拐子。傻子——憨子,嘲巴,憨巴,缺心眼,傻瓜,憨瓜,傻蛋。精神病人——癫汉,疯汉,疯子。盲人——瞎眼,瞎汉,瞎眼子,瞎子。聋子——聋汉。秃头——秃子,秃厮,光头。驼背——龟腰,龟腰子,罗锅,锅腰,锅腰子,罗锅腰子。豁嘴——豁子,豁嘴子,豁子嘴,豁唇,豁唇子。左撇子——左不列子,左巴列子,左巴拉子。
(四)动作、起居、交往、红白事
拍手——拍(pēi)手,拍(pēi)巴掌,拍(pēi)耳巴子,呱哒呱哒。撕——裂开,裂。放——搁,搁下,放下。扔——撂,横(hèng)了,拽,撂了。碰——乖(guāi),搪(tāng),护着了。推——拥,搡,wěi。刺——攘(nǎng),戳,扎。拔——抵(dī),薅。饮——喝,哈。砸——械(xiě),夯,楞(lěng)。追——段,赶,撵。动——估拥,估应。骗——哄,削,哐,耍,涮。噘嘴——噘刚嘴,舒嘴,舒舒嘴,咕嘟嘴。用手折物体——撇(piě),缺(qué)。用手打——揔(hǔ),搧。用脚踹——排(pǎi),卷。眨眼——挤布眼,巴嗒眼,扎麻眼,挤巴眼。破坏——踢蹬,糟腾,糟蹋,祸害。挟菜——叨菜,吃菜,就菜,就着。打扮——扎古,扎果,拾掇。饿了——害饿(wò),怪饿(wò)的慌,饿(wò)了,饥困。吸烟——抽烟,吃烟,酗烟。瞌睡——打盹,打盹儿,打个麻勒眼儿,眯盹,眯糊会儿。大便——拉屎,解大手儿,大解,拉吧吧。小便——尿尿,撒尿,解小手儿,小解。睡觉——睏觉。躺下——趄(qie)下,趄(qie)倒,歪下。打鼾——打呼,打呼隆,打呼喽。闲聊——拉呱,拉呱儿,拉闲呱,拉闲呱儿,闲拉呱儿,闲扯。思考——心划,寻思,心想。骂——噘。讥笑——笑话,笑呼,恶扬。理睬——理,搭理,理乎。估计——母量,约莫,估量,估摸。串门——遛门子,串门子,撞门子,串门儿。出门——闯外,出去,出门儿。路费——盘缠,钱。玩——玩儿,耍儿,耍耍,玩玩儿。坚持——挨乎,撑着。打架——打仗,动手,下架子。吵嘴——闹仗,拌嘴,吵仗,打吵子,吵吵,打嘴仗。拍马屁——溜沟子,溜须,舔腚,舔腚门子,舔腚眼子,巴结。喜欢——看好,喜见,爱将。眼红——红眼,眼馋。不知道——知不道,不摸,不清楚。懂了——懂,盹得了,知道了,明白了。迷失方向——迷糊,转(zhuàn)向,转向了,掉向。婚事——喜事儿,红公事,婚事儿,红事。相亲——相,见面儿,对象,相媳妇子。订婚——定亲,递衣裳,递手布,定实角,传启,过红子,下书子,送日子,送书。娶亲——娶媳妇,娶媳子,娶媳妇儿,抬亲,娶新媳子。新郎——新郎倌儿,新人,新女婿,新男人。新娘——新媳妇,小媳妇,新媳妇儿,新媳子,新媳妇子,新人,新娘子。闹洞房——闹房,闹新房,闹喜。娶嫁——出嫁,出门子。怀孕——有了,怀上了,有事儿,有喜,有喜了。流产——小月子,掉了,不足日子,小产,小孩掉了。生孩子——坐月子。丧事——白事,丧事儿,白公事,白事儿。参加丧礼——吊纸,烧纸。死——老了,死了,没了,走了,不在了。坟地——林地,坟子地,官地,林,老林,林上。乱葬岗——乱葬岗子,狼死岗子,乱葬岗,舍林子,官地,舍林子沟,坟材窝,舍地。
(五)房屋、用品
房子——屋,宅子。院子——家院,当天井,当天子,天井,当院子,当院儿,家院子,家天子。厨房——锅屋,饭屋。厕所——茅子,茅房,粪茅子,灰栏子,栏。影壁——影壁墙,影门墙,影墙。篱笆——围子,障子。顶棚——天花板,覆覆子,天棚,宿棚,覆棚。门闩——门闩子,插销,门栓,插门。风箱——风箱,风掀。板凳——板头,高板头,大板头,凳子,板凳儿,杬子,凳子,马杌子,杌子,凳子,小板头。抽屉——抽抽,抽盒子,抽匣子,抽头,抽头匣子,抽屉匣子。水桶——洋桶,筲,洋筲,铁筲,木筲,水筲。篮子——提篮,筐头子,篓子,箢子,扁筐。脸盆——洗脸盆子,洗脸盆,脸盆儿,洗脸盆儿。毛巾——手布子,手巾,擦脸布子。抹布——抹布子,抹桌布,抹桌布子。顶针——顶针子,顶指子,顶顶子,针钉子。自行车——洋车,车子,洋车子,脚踏车,脚踏车子。轮胎——轱辘,轱楼,轱楼子。手电——手灯,电棒子,电把子,电灯棒。卫生纸——擦腚纸,草纸,手纸。手杖——拄棍儿,拄棍,拐杖,拐棍儿,把棍儿,拄棒。土坯——土坯子,坯,土墼,墼块。水泥——洋灰,灰。卫生球——臭球儿,臭球,臭蛋。气球——洋茄子,球球。磁石——吸铁石。
(六)服饰、饮食
大衣——大袄,大氅。内裤——裤头子,裤衩子,裤头,裤头儿。雨鞋——雨靴,泥鞋,靴子,水鞋,胶鞋,油子鞋。围巾——围脖,围脖儿,围脖子。口袋——布袋儿,布袋,挎包儿,挎包子,嗨嗨,口袋儿,插口子。腰带——束腰带子,束腰带儿,捆腰带子,束腰带,裤腰带,勒腰带。尿布——褯(jiè)子。枕头——枕头,豆枕。耳环——坠子,耳环儿,耳坠子。早饭——清晨饭,早晨饭,清清饭,清起饭,早起饭,早上饭。午饭——晌午(wén)饭。晚饭——晚上饭,下晚儿饭,后响饭。做饭——揍饭,办饭。水饺——饺子,包子,小包子,下包子。包子——大包子,菜包子,蒸包子。馒头——馍馍,饽饽,干粮。煎饼——家宁,煎宁,粘宁。面条——面条子,面条儿,面汤,面。稀饭——粥,糊豆,糊涂。花生油——花生油,果子油。猪油——大油,猪大油,荤油。猪肉——莒南、沂水、沂南、蒙阴等县称猪yòu。油条——香油果子,油炸果子。鸡蛋——鸡蛋,鸡子儿,蛋蛋。西红柿——洋柿子。醋——醋,忌讳。锅巴——糊疙渣儿,锅疙渣,糊疙巴,疙巴,锅疙巴。
(七)农、工、商、学等
干活——干活儿,揍活,做活儿。拔草——薅(hāo)草。锄地——耪(pǎng)地。农民——庄户人,打庄户的,种地的,庄户把子,庄户人家,庄户地里的,下庄户的。下地——下湖,下坡,上坡,上地。刨地——翻地,剜地。伐树——杀树,砍树。商人——买卖人,做买卖的,买卖人儿。货郎——卖东西的,货郎挑的,叫货郎子,小货郎。经纪人——经家,经纪,讲行的,中间人。商店——门头儿,铺子,小卖部,小社,门市部,小卖铺,铺。旅馆——店,旅社,旅店,旅馆儿,坊店,坊子。饭馆——饭铺子,馆子,饭馆,饭馆儿。理发店——剃头铺儿,剃头铺子,剃头铺,理发铺。全部收购——包圆儿,收市,全包了,包了,全要了,扫桩了。赚钱——挣钱,创钱。赔本——赔本儿,折本儿,赔了,赊本儿。学校——学屋,学堂,校园子。老师——先生,当老师的,教学的,教书的。别字——错别字,白(béi)字,白(béi)字儿,错字儿,岳伯字,叔伯字。厨师——厨子,掌勺的,办饭的。裁缝——做衣裳的,扎(zá)衣裳的,做衣服的。小偷——毛贼,短路的,贼,截路的,扒手,害手。
(八)动物、植物
公牛——犍子,牯牛,公牛,趴牯,趴牯蛋子。母牛——舐牛,沙牛,母牛。公驴——叫驴。母驴——草驴。公猪——趴蛋,牙猪,角猪。母猪——(老)母猪,窝猪,豚猪子,老母。公狗——牙狗(子)。母狗——母狗子。公猫——儿猫,牙猫,牙猫子。母猫——女猫,母猫。鸭子——扁嘴,扁扁嘴,扁嘴儿,鸭子。狼——毛猴子,狼,老毛猴子,马虎,麻哄,豺嘴子。黄鼠狼——黄鼠狼子,黄老鼠。蛇——费县、河东称“蛇”,其余县区均称为“长虫”。蝙蝠——憋虎子,憋蝠,眠眠虎子,檐憋虎子,檐眠虎子,檐皮虎子。壁虎——蝎虎,蝎虎子,刺虎子,蝎憋虎子,蝎标虎子。孵——菢,菢窝。鸽子——鹁鸽,鹁鸽儿,鹁鸽子。麻雀——家雀子,家翅儿,家(chén)子。啄木鸟——餐餐木子,餐达木子,残头木子,唧唧棍子,餐头木子,断磨虫。蚕蛹——蚕蛹子,蛹子,蛹儿。蚂蚁——蚂蚁,蚁咩。蚯蚓——出溜船,出喽船,出喽蟮,出蟮,出船,蛐溜船。蟋蟀——巴狗子,拆拆洗洗,响半夜,蛐蛐儿,蝈狗子。蝗虫——蚂蚱,蹬倒山,蹬蹬山。飞蛾——玫蛾子,蛾子。麻雀——家雀子。蝈蝈——叫蝈子,蝈子,蝈狗子,叫叫蝈子,帮集狗子,蝈蝈子,吱吱,蝈蝈。螳螂——当喽,刀螂,当螂,刀喽。蜻蜓——蜻蜓落,光光蜓。蝉幼虫——姐溜,姐溜猴子,姐溜猴,姐溜龟,姐溜龟子。青蛙——蛙(wāi)子,蛙(wāi)巴。蝌蚪——蛤蟆蝌蚪子,蛤蟆蝌子,蝌蚪子,癞蛤蟆嘎蚪子,蛤蟆嘎豆子,蛤蟆蝌胎子,蛤蟆蝈叮子。蟾蜍——癞蛤蟆,蛤蟆。玉米——玉秫秫,棒子,棒槌,苞米,棒芦子,麻缨,玉秫棒子。高粱——秫秫,小秫秫。白薯——地瓜,薯,山芋。花生——果子,长果,地果子。花生米——果子米,果米,果子仁儿,长果米儿,果子米儿。辣椒——椒子,辣椒子,菜椒子。甘蔗——甜杆,甜杆子。向日葵——转转葵,转日葵,转悠葵,朝阳花,映劳花,迎迎葵,灶葵。
(九)日常生活用语
总共,一共——垄嗡垄,垄共。在这个时候,过去那个时候——这口歪(waǐ),那口歪(waǐ),这时晨,那时晨。不论什么时候——渠脏晚,催脏晚。偶尔的——脏(záng)歪;早(záo)歪得。有空——得(děi)闲,得空。 在一起——搁一坨,搁一块。削个苹果——剋(kēi)个苹果。抓住他——剋(kēi)着他,逮住他。在哪里啊——搁哪来,搁哪的,抹哪来。行动慢——渝沫。行动快——麻利,麻利滴,sào拉滴。钻空子得了便宜——拾漏毛儿,拾二漏。使人厌烦——腻歪。对事情漫不经心——没(mu)没(mu)答答的。松松垮垮的样子——懈儿咣当的。琐碎不完整的事或东西——鸡零狗碎的。凑合——截就,将就。劳累——使得慌,使着了。商量——合计,合计合计,搁么搁么。用手拍打——扑拉。仪容不整的样子——胡子拉碴的。斤斤计较——硌吧,小气。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影响大——了不敌,不得(děi)了。两人投缘——对撇子。动作敏捷——悄chuā。装束齐整——板正。
(十)性质、状态、副词及其他
漂亮——俊(zùn),俊(zùn)巴。笨——拙,愚。矮——矬,矮(yǎi)。黑——黢黑,曲黑,乌黑,一抹(mā)黑。白——煞白,凶白。红——通红。紫——虚紫,曲紫。黄——焦黄。绿——虚绿(lū)。亮——铮亮,tǐ亮。圆——涕溜圆,涕溜团。大——多大下,大很很,大门门。小——精点儿,丁点儿,小莫噶。臭——稀臭,囊臭。香——喷香。疼——生疼,怪疼。麻——木麻,麻了。凉——冰凉,冰渣(zhǎ)凉。热——突热,鬼热,滚热。湿——挺湿,湿露露的。干——焦干。酸——血(xiě)酸,焦酸。甜——稀甜,怪甜。苦——稀苦,怪苦。辣——苦辣,吼辣。咸——齁咸,吼咸。硬——挺硬,棒硬,棒棒硬。软——溜软,稀软。先——先前,头里,头前。快——麻利的,赶麻利的。不新鲜——焉悠。不直——曲了拐弯,曲里拐弯的,弯弯啷当。狭窄——窄巴。吝啬——小气,不出血,嘎古,细作,嘎扭,死唧唧。不值得——不犯余的,不犯如的,犯不着。刚才——将(jiāng)忙,将(jiāng)才,将将,没煞。敷衍了事——糊二马约的,糊二倒堵的。退缩不前——打搐,打搐搐。顽皮——调皮,皮,扬兴,皮脸,皮蛋。 固执——犟,犟筋头,犟驴,犟眼子,不拐弯,不转弯。非常——怪,稀,乔,刚,享,降,着。好——管,行,中。清楚地——cūn亮地。很尴尬——怪瞎不。形容一个人很牛——怪嘎唻。马上——马上马,这就,赶自,赶没,接着,赶紧。故意地——得(děi)为,得(děi)为地,得(děi)为着,得(děi)为里,得(děi)意地,装的。悄悄——悄悄地,闷词地,偷偷儿地,慢儿慢儿地,偷偷,别吱声,摸不悄儿。东西坏了——毁了,海了,xié了。突然——冷不丁,猛个丁的,乍一,正好里,冷不丁儿。幸亏——亏了,亏得,多亏了,亏着,仅亏了,亏来,多亏,亏娄。没有——没结,没了。快乐——恣,透恣,很恣,恣了,恣毁了。得意忘形——恣的不行,烧包,烧穷包。不——别(读bái),甭(bén)。自——从,打,自打,从打。向——朝,望,上。用——用,使,使使。在——从,呆。和——跟,给。千数个——千把个,千来个,千来往儿,千把儿,千来个儿。十几个——十多个,十拉个,十来个儿。一点儿——精点儿,丁点儿,一丁点儿,一精点儿,一点儿。怎样——怎样了,什么样了,怎着,怎么样,怎么,怎的。这样——这个样儿,这样儿。那样——那样的,那户,那户的,那个样儿,捏样。这种——这样的,这户的,这户儿的,这样哩。那种——那样的,那户的,那样哩,那种。
责任编辑:潘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