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文旅>

“2020 年度齐鲁最美教师”陈粟:把课堂搬进医院,用闪闪光辉照亮前行路

2020-09-09

9月7日,2020年山东“齐鲁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公布,临沂3位老师上榜。

“2020 年度齐鲁最美教师”陈粟:把课堂搬进医院,用闪闪光辉照亮前行路


“2020 年度齐鲁最美教师”陈粟:把课堂搬进医院,用闪闪光辉照亮前行路


“2020 年度齐鲁最美教师”陈粟:把课堂搬进医院,用闪闪光辉照亮前行路


经各市、各高校推荐,采取专家网络评审、会议评审等方式,经过多轮遴选,最终评选出孔令让等10名“2020 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张红凤等 30 名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其中,临沂第九中学的老师陈粟被评为“2020 年度齐鲁最美教师”,临沂第六中学的老师许光和沂水县沂城街道中心小学的老师滕梅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

生活中的陈粟老师阳光开朗。

颁奖典礼上的陈粟老师。

颁奖典礼上的陈粟老师。

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家乡情结促使她回到临沂,陈粟老师成为一名村小的语文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疫情期间,女儿生病住院,她将课堂搬进了医院,在普通的岗位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站上领奖台,更懂得肩上重任


一袭红裙,长发飘飘,临沂九中教师陈粟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站在了“2020年度齐鲁最美教师”的领奖台上。那一刻,自信的外表下装着一个激动的心,她深深地懂得了“老师”这个称呼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从兰山区最美教师,到临沂市最美教师,再到齐鲁最美教师,陈粟老师用闪闪的光辉照亮了前行的路。“最美教师是一个教师的骄傲,更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陈粟老师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辉。


“ 返乡支教,婉拒城市条件的优渥,您选择了呵护家乡的茁壮,把课堂搬进医院,您是家喻户晓的直播妈妈。屏幕这头表答着母亲的陪伴,屏幕那头,给与着万千孩子园丁的滋养。”这一句颁奖词是对陈粟老师最精炼的褒扬。


2013年,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陈粟老师考取了山师附小的教师。然而,工作了很短的时间,她毅然选择了辞职,“始终又一个声音萦绕耳边,那就是回到家乡。”第二年,她就考取了兰山区义堂镇后乡小学,成为一名村小的语文老师。


工作环境差异巨大,但是学校条件的艰苦并未能击退陈粟老师回到家乡的热情。在她的心目中,“只要回到家乡,就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陈粟老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对每个学生关爱备至。


把课堂搬进医院,边照顾女儿边上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毫不手软地席卷而来,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老师和学生被隔离在家中,但是学校“停课不停学”号召让所有师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习惯了面对面教学,突然进行线上教学,所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陈粟老师说,丈夫也是老师,他们共同加入了线上教学的队伍,共克时艰,不让学生落下一节课。


就在夫妻二人忙于线上教学之时,家中1岁多的女儿突然生病了,高烧不退,这让他们有些自顾不暇。“疫情期间去医院很麻烦,本来打算在家里抗一抗,但是最终还是住进了医院。”陈粟老师说,经检查确诊,女儿感染了病毒患上了喘憋性肺炎。


女儿需要照顾,线上教学不能停,在陈粟老师心目中,她是女儿一个人的妈妈,但更是班级里几十个孩子的老师。因疫情期间医院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陈粟老师不得不独自带着生病的女儿住进了医院,还带着一台电脑将课堂也搬进了医院。


陈粟老师边带领年级组语文老师探讨直播、备课、线上指导,边照顾打针、吸雾的女儿。很多时候,她都是抱着熟睡的孩子,给学生准备上课内容。该校领导得知她的情况后,要安排其他老师代替她上课,但是都被陈粟老师拒绝了。


“自己班的孩子自己最熟悉,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需要老师的督促,更何况换老师他们也不习惯。”陈粟老师说,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任务,不想给其他同事们添麻烦。就这样,她坚持在病房里上起了课。


女儿懂事乖巧,妈妈上课她闭紧小嘴巴


1岁多的孩子生病正是需要妈妈照顾的时候,一天打六七瓶点滴,还要定吸雾,这对于陈粟而言实在是分身乏术。“一个人的战斗,很难做到女儿、学生都兼顾,但是到了上课的时间,不得不让女儿自己躺在床上打针。”陈粟老师说,课程表是固定的,一到时间,班级里的孩子就等在电脑旁了。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也是父母的软肋。陈粟老师是个称职的老师,却不是个称职的妈妈,她对女儿充满了内疚,“孩子生病了,却因工作不能全身心照顾她。”其实,陈粟老师的女儿虽然年龄小,却异常懂事,她上课时女儿大多都是乖巧地躺在床上,紧紧地闭上小嘴巴,生怕打扰了妈妈上课。


每天来给孩子打针的医生,看到陈粟老师在电脑前“上课”,也都会自觉地保持安静。他们也很心疼这母女俩,有时看陈粟老师忙不过来,也会偶尔帮着看一下孩子。陈粟老师说,“现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冲到了前线,作为教师,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给孩子们做好学习指导和各种保障,每个平凡的人在岗位上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


女儿住院十几天,医生和护士都记住了这个将课堂搬进医院的老师,也记住了那个可爱又懂事的女孩,打针不哭,不吵不闹,妈妈直播不出声音,妈妈备课自己玩。


丈夫支教的后盾,教育教学的能手


女儿住院期间,陈粟老师每天和丈夫的联系也只能依靠电话或者视频,除了交流一下孩子的病情,其他的就是讨论线上教学的事情。原来,丈夫禹方磊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了烟台市的公务员,亦是因为家乡情怀亦然回到家乡,成为临沂外国语学校的一名老师。


2019年,临沂市需要一批支援偏远地区的优秀志愿者,禹方磊第一时间报名,远赴千里去援渝,成为重庆城口县的一所小学的支教老师。这所学校四面环山,禹方磊每天步行几十里地上班,家访则需要翻山越岭。


陈粟老师是丈夫禹方磊坚强的后盾,她称,舍小家顾大家是每个共产党员,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的觉悟。从此,带着一年级主课、负责学校少先队工作还兼着一年级组管理员,当爹又当妈成了陈粟老师的现实写照。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陈粟身上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坚强和倔强,上学的时候是这样,工作了依然是这样。丈夫支教期间,陈粟老师不仅带着学生在各种少先队活动的比赛获了奖,还在区级市级讲课比赛中获奖,并且参加了“全国教师文化优质课大赛”取得了特等奖的成绩。


疫情期间,一年级组的线上教学有条不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疫情期间还接受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得知陈粟老师抱着女儿给他们上课,班里的孩子们仿佛一瞬间长大了,上课更认真了,调皮的孩子不见了,爱讲话的孩子安静了。在陈粟老师这个特别的课堂里,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家长们收获了感动,而她收获了阅历与成长。


临报融媒记者 庞尊利


责任编辑:徐珍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