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临沂网讯 黄海之滨,寒意渐起。然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1206部队的礼堂里,却热情澎湃,暖意涌动。
11月12日上午,临沂市“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活动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91206部队。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91206部队、临沂市委宣传部主办,兰山区委、兰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现场观众共同走进沂蒙精神的动人故事,体验感悟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
“目前,‘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已先后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等全国500多家单位,开展活动1万多场次、受众240万人,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受到中宣部、团中央的充分肯定,形成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张晓彬表示,相信通过此次宣讲活动,能够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官兵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军事人才,献身国防事业,报效伟大祖国。
沂蒙老区与人民军队水乳交融、血脉相连。临沂市兰山区委副书记孙守军表示,我们诚挚邀请91206部队的官兵们到兰山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红色热土的深沉厚重,见证产业新城的创新步伐,共同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强国强军的伟大征程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当《沂蒙山小调》那悠扬熟悉的旋律在礼堂中缓缓流淌时,老、中、青三代歌者的声音汇聚在一起。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以前只在课本上知道‘沂蒙精神’,今天在歌声和故事里,我‘听’见了沂蒙人民推着小车支前的故事,‘看’见了红嫂用乳汁救护伤员的身影。它不再是四个字,而是有温度、有画面的力量。”海军战士李坯修动情地说。
“为让沂蒙精神更好地发扬光大,我发起成立了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每年组织宣传员外出宣讲1000多场。”今年74岁的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会长、沂蒙红嫂纪念馆义务讲解员于爱梅,在微宣讲《信仰》中说道。十多年来,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开展沂蒙精神主题宣讲460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到100多万人。
军民共建,续写新时代鱼水情。“这场宣讲,让沂蒙精神在我心中深深扎根,与军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熔铸在一起。作为新时代军人,我一定将这份沉甸甸的鱼水深情,转化为矢志强军、练兵备战的磅礴动力,用忠诚与担当守护好这片土地上最可爱的人民。”今年刚入伍的新兵战士张力元说道,脸上写满了刚毅。
91206部队领导动情地说:“进入新时代,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鞭策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永葆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激励我们敢于斗争、敢于攻坚、敢于胜利,向着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当海风遇见沂蒙的山,当蓝色梦想融入红色基因,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才刚刚开始。”正如91206部队领导所说的那样,此次宣讲不仅是一次沂蒙精神的薪火传承,更是军地共建的新起点。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彦
编辑:张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