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沂网讯 高耸的塔吊挥动着巨臂,运输车辆川流不息,施工人员紧张作业……在临港区,到处是一派千帆竞发、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今天的临港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处处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山东宸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目前项目整体推进顺利,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项目负责人徐从栋介绍,生产车间3-4轴基础短柱砼浇筑已完成,1轴柱墩和承台砼浇筑也全部完工。
山东宸泰精工项目总投资额6亿元,主要从事废旧钢铁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建成后,将年产精品炉料200万吨,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5亿元。据徐从栋介绍,目前,6-13轴钢梁和系杆柱撑等构件都已进场,安装工作有序推进,设备基础已完成,部分设备也开始安装。接下来,将推进生产车间1轴短柱和地梁的钢筋绑扎、支模及砼浇筑工作,同时启动配电室的基础开挖、破桩头和垫层浇筑,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眼下,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在临港区各项目现场,建设者们铆足干劲,抢抓工期,努力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在方舟创园新型化工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高空俯瞰,成片的生产厂房已成规模。“目前,外墙真石漆已完成90%,玻璃幕墙主框架即将收尾。科研楼也同步推进,预计下周完成幕墙预埋件施工。变配电室屋面已完成封顶,外墙保温正在加紧施工。”项目经理王凯站在即将完工的综合楼前向记者介绍。

转入甲类仓库区域,又是另一番火热场景。“18号甲类仓库的屋面和防水已全部完成,17号仓库的天沟安装正加紧进行。19号车间主体钢结构全部完工,24号和25号仓库的檩托板安装也进入尾声。”王凯说,“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看到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大家都充满干劲。我们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确保项目如期交付。”
项目建设拉弓满弦、新兴产业拔节生长。临港区聚焦“产业集群+特色园区”,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集中力量打造更加新质、链条完备的特色化产业集群。目前,方舟创园新型化工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精钢交易中心园区、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红钢绿能产业园等“专精特新”产业园已全面铺开,初步构建“六园共建”发展格局。
好项目加速生长,新项目接续发力。目前,全区共实施在建项目104个,总投资936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170亿元,其中25个省市区三级项目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58.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7%,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投资贡献率均位居全市前列。
临港区项目建设“加速度”的背后,是良好的营商环境“浇灌”出的肥沃土壤。“临港区的‘管家式’‘亲情式’服务让我们敢投、愿投、放心投。从土地审批到厂房建设,从人才引进到技术对接,项目帮扶专班全程跟进,事无巨细地为我们排忧解难。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投资放心、发展安心,也更加坚定了扎根临港的决心。”盛阳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

营商好环境换来项目“加速度”。去年8月,山东临港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70万吨高端不锈钢金属材料项目顺利投产,实现当日投产即连续稳定运行。今年4月,企业乘势而上,再次投资年产10万吨高端不锈钢无缝管项目。该项目依托公司年产70万吨高端不锈钢棒线材项目的原材料供应,实现“原料短流程直供”,推动管件加工、法兰制造等下游配套项目集聚,加速形成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集群。这个年产10万吨高端不锈钢无缝管项目已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再次刷新了“临港速度”。
一批批重大项目火热推进,一项项重大工程建设正酣,一座座新型工业厂房拔地而起,彰显出临港区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激情。今年1至7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4.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工业用电量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多项指标增幅稳居全市第一,全区高质量发展迸发出澎湃动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晓光 通讯员 崔梦莹
编辑:杜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