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中国临沂网讯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以营商生态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在今年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我市提出明确“1155”工作思路,打造“欢迎光临·沂事无忧”服务品牌,做强“12345·临沂首发”“总客服”,争创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信心。
8月2日,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再次强调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要以暖心舒心的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将其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变量来抓,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厚植营商沃土,方能育得参天大树。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要以企业有感为目的,全面优化办事流程。
近日,山东领拓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型铝合金建筑材料研发生产项目在高新区开工建设。通过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该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20天,预计投产时间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前不久,三十而励(临沂)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金凤切身感受到跨境贸易经营“一件事”改革的便利。公司计划开展体育用品进出口业务,她仅提交一次材料,半小时办完全部手续。项目高效运行,企业“轻装出海”,正是临沂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动实践。
“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的背后,是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是各部门打破数据壁垒,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协同发力。截至目前,我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时限压减64%,材料精简55%,跑动次数压减78%,已有1745家企业、44.2万名群众因此受益。
政务服务的温度,助推企业攀登“加速度”。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要拿出“真招实策”的服务升级和“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让企业少顾虑、快发展。
“为了一份无违法违规证明,过去要跑多个部门,耗时半个月,现在相关信息全部归集到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上面,动动手指就能查询下载。”山东琛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庄松林感触颇深。
今年,临沂在全省率先推出“电子营业执照+信用报告”模式,企业负责人通过微信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即可实时在线查阅下载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实现从多次往返到一次不跑。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践,构建“电子营业执照+N”融合应用服务体系,推进“电子营业执照+惠企政策”融合应用,升级打造“沂i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并集成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等八大类惠企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有效破解政策兑现“迟、慢、繁、难”的痛点难点,让好政策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及时雨”。
规范有序的环境,是百年企业的“孵化器”。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要为企业提供充分施展拳脚、专心谋求发展的土壤,让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安心经营、大胆创新。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规范执法。我市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聚焦4类重点问题、13个重点领域和3类重点地区,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全面提升执法能力水平。
创新监管方式,为经营主体“减负松绑”。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企业风险情况精准划分监管等级,合理确定抽查比例、频次和方式,做到好的“无事不扰”、差的“管住风险”。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制定“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市涉企检查联合检查率达57%以上。
项目落地、企业成长,离不开要素保障的“硬核支撑”。我市完善“一致性清单”机制,在“12345·临沂首发”APP“助企帮办专区”上线《重点项目“一致性清单”介绍》,推动用地保障、手续办理、融资需求等信息共享,实现供需两端精准匹配。今年以来,累计保障287个项目用地1.04万亩,为40个项目授信206亿元。此外,常态化开展银政企对接活动,推广美德积分金融转化进商城、进园区,为企业精准画像背书授信,新增企业贷款490亿元、增长16%。
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好的营商环境如同阳光雨露,滋润之处必定“万木葱茏”。我市现有市场主体总量超154万户,居山东省第二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选择在临沂深耕布局。
营商就是赢未来。我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提速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在第二届临商大会到来之际,沂蒙大地正敞开怀抱热情欢迎八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曼
编辑:杜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