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图片临沂>

临沂市沂水县:“蓝图”加速变“实景”

2025-08-07

中国临沂网讯 重点项目、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抓经济、重点抓工业、核心抓项目、关键抓招商”战鼓咚咚,作为临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的沂水县,项目建设进展如何?

盛夏的沂水县沂城街道办事处热浪蒸腾,热情比烈日更灼人。这里是沂水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承担了37个项目,其中工业类项目32个、农业类项目2个、服务类项目3个。今年以来,沂城街道只争朝夕,全力冲刺,全力推进37个好项目、大项目加速变“实景”。

沂水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建设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起重机的钢铁巨臂划破白云,一捆捆钢筋被稳稳送上23米高的厂房顶棚。A5车间已褪去脚手架,墙体在骄阳下反射出金属般的光泽,如即将启航的巨轮。一路之隔,B区建筑群仍裹在巨大的绿色防护网中,混凝土泵车的钢铁长颈将希望之浆源源不断注入楼群的筋骨。钢筋网格间,建设者们的汗珠顺着安全帽带滚落,在混凝土上砸出深色的印记。一张宏伟的产业新城蓝图,正被一双双手用汗水与钢铁一尺一寸浇筑成支撑未来的实景。

“示范园266亩优先启动区将在年底投用!”沂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武广兆道出了全体建设者的心声。

沂水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是沂水县为推动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而打造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集聚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上海喔喔、汇中、诺家旺、恩爱、童格里亚、京佰、昱阳、麦吉赫等食品领域佼佼者已在此落笔签约。

这里正蓄积着沂水食品工业向更高层级跃迁的澎湃动能,其势锐不可当。

北行2公里,生物科技链上再添强劲一环。大地玉米高端功能性糖全产业链智慧工厂的工地上,桩基如林,机械穿行。果糖车间基础筏板的钢筋骨架如巨龙脊骨般延伸。项目一期主要建设年产30万吨高品质果糖、5万吨阿洛酮糖生产线各1条及配套设施。阿洛酮糖是国际公认的理想健康代糖,甜度约为蔗糖的70%,热量仅为10%。建设中的生产线将是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单线产能最大的生产线,投产后有望成为国内市场单项冠军。

而向东1公里,一座“酶”力四射的冠军制造基地也正拔节生长。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型酶制剂冠军制造基地项目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姚斌院士团队研发的国际先进现代生物发酵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授权发明专利20项。一期年产2.5万吨的生产线已于去年10月建成投产。二期年产2.5万吨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全部达产后,年综合产能将达15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稳居全国首位。

夏木葱茏,项目生长。投资10亿元的精密数控机床及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现场,临沂富合公司的技术员正使用精密仪器为新建车间的支柱进行定位。随着该项目开工,沂城街道重点项目开工率已达90%,这里将主要生产汽车的高端曲轴。

“汽车的‘心脏’是发动机,而曲轴是发动机最核心部件之一。这里生产的曲轴的主轴颈、连杆颈加工精度可稳定达到0.0001毫米级公差范围内,相当于头发丝的几百分之一。”临沂富合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平说,未来,沂水生产的高端曲轴将嵌入世界名车的动力核心。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量产、当年纳统”,“7月19日打垫层,7月20日柱基定点”——这个项目所代表的“沂城速度”也诠释着临沂市、沂水县工业经济强劲的脉搏跳动。

产业脊梁加速隆起,关乎民生冷暖的“毛细血管”也在同步疏通。许家石良村的田间,一条600米灌溉管道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竞价,清流将汩汩浸润干渴的田地。东朱家庄村6000平方米道路工程启动采购。这些看似微小的数字,与几十亿的产业航母并肩而立,共同丈量着发展的深度与温度。面对涉及2个市场、75户养殖户搬迁的艰巨任务,西朱家庄社区创新“自拆自建、先建后迁”模式,社区和居民算清经济账、环境账,一期56.36亩地块迅速崛起,9月将迎来水果市场的乔迁。当最后一片瓦砾被清理,投资5亿元的智慧农贸综合体骨架已然挺立——这个供应沂水县城五六十万人口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将全新升级待客。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高质量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846个省市县三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全市重点项目交出一份亮眼“期中答卷”:项目开工率达97%,完成投资942.9亿元,投资完成率56%,超时序进度6个百分点,圆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乡村振兴的画笔,在沂城街道的山水间描绘着七色光谱。跋山水库悬崖栈道的望水平台游人如织,葡萄廊架上的七彩风车随风飞旋,万年跋山遗址与当代移民的故事,正通过20处新落成的景观向游客低语。密林深处,山林望水平台下的林间咖啡屋正在建设,它将成为“跋山涉水遇见你”这一崭新文旅IP的又一处生动注脚。

速度背后是“服务升级”的澎湃动力。沂城街道作为沂水发展的排头兵,深入践行“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精准把握工作要领,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机制上抓常抓久,落实上从严从快,事不过夜、案无积卷,推动政企同心、双向奔赴,为这份全市的高质量发展答卷注入“沂城力量”。

落日熔金,塔吊运转,车辆奔驰,白云归山。沂城之夏,钢架铿锵拼接,管道无声延伸,丹参花海绚烂,诠释着“链式发展”的产业逻辑,丈量着“城乡融合”的民生刻度,见证着“刀刃向内”的服务革新。这片土地正用坚实的钢筋水泥与滚烫的建设热情证明:从规划到实景,需要的是“四抓”攻坚的精准发力、事不过夜的实干担当,轰鸣车间与山间油路同频共振的发展智慧。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玉光 程洪芸

编辑:张齐美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