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临沂新闻>

临沂市河东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落地生根 200余个话题让核心价值观融入成长链

2025-08-05

中国临沂网讯“小学时我们讨论‘怎样帮妈妈分担家务’,初中时探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现在高中开展‘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大讨论……”临沂第二十六中学学子刘子涵翻看着班会记录本说。这种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源自河东区教育和体育局绘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图谱》。该图谱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200余个具体话题,为学生们构建起“认知—体验—践行”的成长链条。

近年来,河东区聚焦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基础工程,坚持思政育人、红色育人、文化育人“三位一体”,以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场景创新,从精神根脉到时代践行,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化作自觉的行动和信念。

以思政启智润心,于无声处化春雨

在“德润河东”资源平台上,整合了120余节精品课例,涵盖教案、课件、视频等资源,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到“半条被子”“草地夜行”的长征故事,再到“小岗村”“经济特区”的改革创新故事……这些德育案例,融入学生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当前,河东区正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已建立12个思政实践基地,开发“红色沂蒙”“非遗传承”等特色课程,进一步推进班会课程与研学实践、社区服务深度融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地生根。

以红色培根铸魂,传承革命精神火种

该区坚持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实践过程中,持续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沂蒙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行动指南。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的劲头面对挑战,以无私奉献的情怀服务社会,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河东籍“青鸟学子”王一凡在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参加实践岗前培训时说。

立足纪念馆教学办学优势,整合红色资源,从“馆、校、地、家”四个维度,精心打造青少年红色教育体验中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红色小戏小剧沉浸体验院落、“沂蒙红”思政教育综合实践基地4个展示体验区,形成场所融合、资源互补、课程共建的立体化红色教育体系。今年以来,共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党建活动、企业团建拓展、青少年研学等活动690余场,受众5.43万人次。

以文化浸润民心,厚植精神文明新风

“河东故事荟”邀请了祝丘农民老年大学刘聚兴一行,为社区居民展示了地方特色剧种——柳琴戏。他们还与到场群众共唱红歌,气氛热烈。该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转变模式、优化品牌、创新理念“三步走”,让“群众找戏”变为“送戏上门”。目前,活动已经举办11期。

“左手四指并拢,拇指屈曲;右手握拳,左掌掩右拳,两臂微屈,平举于胸前……”在九曲街道奥正社区文化书院活动现场,传统杨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胡春燕在讲授太极拳动作要领。这是河东区建设文化书院、解锁群众幸福密码的生动缩影。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该区打造了“1中心+N书院”文化惠民体系,统筹资源供给、深耕特色服务、下沉优质资源、线上线下齐发力,做到“中心活动不停、书院精彩纷呈”。河东区共举办小戏小剧、文化展演、实践课堂等文化活动350余场,受众3.3万人,有效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基层。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璐 王泓钧 通讯员 邢子芹 徐继忠

编辑:张齐美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