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东区不少小区的居民发现,小区里多了几个类似快递柜的“家伙”——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扫描回收箱上的二维码或按下按钮就能扔垃圾,正确投放分类垃圾便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在小区积分兑换处兑换生活日用品……随手一扔的垃圾,只要分了类就可积分换礼品,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一经安装,就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
【现场】
河东区新增21个小区 进行垃圾分类推广
2月28日,记者来到河东区荣盛沂河郡府,从小区东门进入,向前走20米,路北边就有一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记者发现,该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外形有些类似快递柜,共设置有纸类回收箱、塑料金属回收箱、纺织品回收箱等4个箱柜,每个箱柜下侧都印有可在该箱柜中回收的垃圾。更为人性化的是,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的东侧还设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处,可投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咱们这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每个箱柜上都对应一个二维码,居民只要扫描这个二维码,箱门就会自动打开,就可以投放垃圾了。”河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乡环卫一体化督查科科长张桂凤告诉记者,每个回收箱箱柜上都印有两个二维码,一个是在箱柜上的关注注册二维码,一个是在箱柜左上侧的开箱二维码。居民只要扫描箱柜上的关注注册二维码完成关注注册后,再通过微信扫描纸类回收箱、塑料金属回收箱、纺织品回收箱等箱柜上的开箱二维码,相应箱柜门就会自动打开。
“居民日常产生的垃圾,像纸箱、纺织品一类的可回收的垃圾,可投放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里进行回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投放到旁边相对应的垃圾桶内。”张桂凤说,居民完成投放后,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会自动称重,并将所得的积分累计到居民名下,所得积分可在小区积分兑换处兑换生活用品。
张桂凤介绍,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河东区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工作正全面展开。在2019年全区3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先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由各镇街作为推进主体,招标专业化公司采用社会化与专业化结合的方式,新增荣盛沂河郡府、豪森华府、天元锦都尚城等21个示范小区进行垃圾分类推广,涉及总户数33862户,涵盖商住小区、还建社区及单位自建小区。
【市民】
期盼加强垃圾分类的培训和科普
“我知道这个智能垃圾回收箱,我亲戚家小区就有,放入垃圾就能获得积分,用积分能兑换好多东西,像洗脸盆、洗发水、牙刷等,很实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了,我家小区也要开始实行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新设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不少市民表示支持。
在荣盛沂河郡府小区,保洁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她的观察,小区内还是有不少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设置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这是好事,但得慢慢来,就像行人不闯红灯,让大家养成习惯就行了。”该保洁人员说。
“其实平时我家里就有三四个垃圾桶,厨余的、有害的、其他的,感觉垃圾分类并没有很麻烦。”小区业主林祎凯表示,他从新闻上获悉垃圾分类一事后,就自己开始尝试着对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现在对垃圾大体类别能分清楚,但偶尔还是会弄混,因为全靠自己摸索,没人指导。”林祎凯说,他希望物业、社区和相关单位可以加强垃圾分类的培训和科普。
面对市民们的欢迎、点赞和期盼,张桂凤表示,设施安装调试完毕后,他们会安排志愿者、引导员到各示范小区内开展相关宣传、引导工作。“居民不会投放,我们也会手把手地教。其实通过积分奖励、有偿兑换等方式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市民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张桂凤说,积分奖励、有偿兑换,这样的投放方式,让居民们在感受新鲜体验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地纠正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未来】
多形式宣传垃圾分类 提升社区居民知晓率和参与率
张桂凤介绍,河东区经过两年的宣传推广实践,各个试点小区的垃圾回收量不断提高。试点外,垃圾分类理念也渐入人心,垃圾分类在河东区已渐成“新时尚”。
“经过两年的宣传和习惯培养,2019年试点垃圾分类的3个小区中,大部分居民都会主动从源头对垃圾进行分类了。”张凤桂介绍,垃圾分类试点开始以来,河东区共回收可回收垃圾35440千克,厨余垃圾108.5吨,其他垃圾213吨,有害垃圾23.7公斤,基本建立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分类体系,为下一步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今,在河东区,无论是主干道路,还是住宅小区内,都有不少关于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下一步,在推进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将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前期试点小区的经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通过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强化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张桂凤说,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参与度是首要的,接下来,他们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社区居民从日常小事做起,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完善垃圾分类设施,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文/图 临报融媒记者褚菲菲 通讯员李长欣
责任编辑: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