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临沂新闻>

“课后三点半”将铺开 虽势在必行但需多方共同发力


孩子们在艾创机器人俱乐部里动手组装机器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课后三点半”成为困扰家长的难题,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家长有时中午一点半送到学校,三点半又要接回家,费时费力;还有的双职工家庭,家里没有老人帮忙的,孩子的接送问题尤为困难。很多家长对此颇有微词,希望教育部门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日前,临沂市教育局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今年9月底前,全市所有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段)课后服务工作将全面开展,课后服务时间为上学日下午放学后,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17:30。课后服务,这回是真的要来了。

探因:破解“三点半”,课后服务势在必行

“三点半”准时放学,家长怎么办?这个问题很扎心,答案也不少:一些小区家长组成“孩子接送团”,轮流请假接送;不少爷爷奶奶成了“保姆”;送小饭桌,每月费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不同的答案背后,是每个孩子不一样的童年。小课后,大民生。这道考题的另一个答案——“课后服务”,最近两年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广大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同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课后服务开始在各地试点,推广。

2019年5月,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今年9月底前,山东所有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段)全面开展课后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初中参照实施。省教育厅、省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7月2日,临沂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今年9月底前,全市所有小学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在统一服务时间基础上,各县区可探索实施“弹性服务”,既满足家长提前接或延迟接学生的需求,又防止随意接送带来的管理困难和安全隐患等,最大限度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便利。


孩子们在艾创机器人俱乐部里动手组装机器人。

探索:学校怎么服务?教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

放学后,小学生在学校多呆两三个小时,学什么做什么很关键。《意见》规定,可组织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文体、科普、社团活动,以及户外拓展训练、劳动实践教育等,按照因生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鼓励各学校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禁借课后服务名义组织集体补课或教学。

但毕竟老师的专业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兴趣需要。学校如何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是件颇费思量的事。其实,早在“课后服务”一词被频繁提及之前,临沂已有部分学校开始探索破解“课后三点半”的难题。2014年,临沂一小三河口校区开设羽毛球、书法、英语、围棋等8个班,以课后免费社团的形式切实解决学生课后无人看管的难题。活动时间为每周四下午放学后,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左右。8个课后免费社团为双职工家长接送孩子带来了便利,也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此外费县多个城区小学也开展了“奉献一小时温暖千万家”活动,由教师提供免费看护服务,将放学后一小时监管“真空时段”变成家长的“放心时段”。

可话又说回来,老师也有家务,也要回家。《意见》出台后,不少教师都“有话要说”。

有教师表示,政策的初衷确实是便民利民,但也应考虑到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上有老下有小。希望这个政策是在自愿的大前提下实施,适当收费,各取所需。

“作为一个在乡村服务的人民教师,每天驱车一个半小时到单位上班,下班再开车一个半小时回家,五点半下班那得几点到家,难道老师没有孩子,没有老人需要照顾吗?”一名乡镇教师说。

的确,开展课后服务,教师工作量加重,让老师“义务奉献”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这是个需要认真思考,且要拿出切实可行办法的问题。

《意见》指出,各县区可按照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社会赞助等方式,保障课后服务工作经费。财政补贴及服务性收费的费用要专项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补助等,并严格执行公开公示制度,严禁将课后服务补贴和收费用于与课后服务无关的支出。另外,在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给予收入奖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评先评优奖励机制,将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量、教研创新等情况纳入教职工工作评价考核,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探访:培训机构跃跃欲试 “小饭桌”战战兢兢

“课后服务”政策一旦实施,最开心的莫过于学生家长。“是个好政策,既解决了家长提早接孩子的苦恼,又解决了作业辅导难的问题,一举两得。”“这回总算能安心上几天班了,之前真是太痛苦了,每天下午3点多从单位出门接孩子,可接了又没地方放,只能带到办公室,影响同事办公不说,还担心领导看到了有意见。”“希望这好政策能真正实施,但也要本着老师自愿的原则来吧。”

除了家长们高兴,一些大型校外培训机构也从中觅到了商机。《意见》提出,各县区、各学校师资力量、实施条件不足的,可通过发展社会志愿者、购买第三方人员和有办学资质机构的服务等方式予以补充。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后服务可以以兴趣培养为主。”临沂艾创机器人俱乐部负责人徐强在采访中表示,艾创是集机器人、航模、3D打印教学于一体的科技培训教育机构,曾先后组织近千名学生参加省、市、国赛及国际赛赛事,“我带孩子们去国外参加比赛的时候发现,有些发达国家早已将第三方课后服务引入学校,相较于正常教学,学生们明显对网球、机器人、拼插这种课堂以外的课程更加感兴趣。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锻炼了孩子们的脑力和体魄,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但目前,临沂的校外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特别是一些开在学校周边的学屋和“小饭桌”,存在无序经营的问题。“课后三点半”政策一旦全面实施,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我们家才接手学屋不到一年,这个消息对我们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本来我们那边的学屋价格就低,这回怕是要失业了。”市区金坛路上一名学屋经营者说。

也有一些中小型的培训机构对政策抱有乐观看法,“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课后服务的覆盖面可能不会太广。要对培训机构产生冲击,除非周末和寒暑假都组织学生集体上课,但这显然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允许的。”北城新区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认为,不管这个政策会不会坚定推行,他们都希望在多元化教学和多元化能力培养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让校外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记者手记

课后服务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小课后,大民生。课后服务马上就要在全市小学推广。从最近一段时间的记者采访来看,课后服务深受家长欢迎。但好事办好,还需要花不少心思。学校、社会、家庭承担起各自责任,尽心尽力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多方共赢,让孩子有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

临报融媒记者 衣方杰

责任编辑:徐珍

分享到: 0
关闭】【纠错:linyi0539china@hotmail.com】